“等到胜利的那天,我们一定会团圆!”10月4日,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主创团队来到苏州路演,分享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及感受,并与观众进行映后交流互动。
《志愿军:存亡之战》于9月30日正式上映,截至10月5日上午9点半,累计票房已突破5.9亿,荣登国庆档票房首位。
据介绍,该影片是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三部曲的中坚之作,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的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战士们发扬“钉子战术”,狠狠把自己“钉”在阵地上,以血肉之躯抵挡住敌军步坦炮协同的数次冲锋,最终彻底粉碎敌人企图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消灭志愿军主力的阴谋,为稳定朝鲜战场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开始,我们一共拍摄了399天,每一位演员在进组之前都做了大量的功课和准备,包括参加系统的军事训练、人物背景调查等。”活动现场,主演陈飞宇介绍,在影片中他饰演的“孙醒”患上了战争应激症,陷入了失忆的状态。为尽力去还原、去模仿、去演好这一角色,他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战争应激症引起的失忆会表现出哪些情绪、会有哪些行为,从细节处把握人物的塑造。
编剧张柯表示,在影片拍摄前,他为所有演员开具了一份书单和片单,其中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和书籍各有十多本(部),纪录片约四五部。在军事训练期间,演员和编剧之间充分交流战史、战术问题,力求在各方面无限接近当年志愿军的状态。
当天的观影现场,许多观众都红了眼眶,被硬核的激战场面所震撼,被不惧不退的“铁长城”所征服,称赞电影“震撼感人,看完热血沸腾,后劲太大久久不能平复”。
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来观影,她坦言:“这次来到现场,主要是儿子的同学推荐他一定要来看这部电影。电影可以成为孩子们理解过去,传承民族精神的窗口。现在我们的生活很美好,但是不能忘了先烈流淌的鲜血,我们要回望过去,让孩子们知道如今的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