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4月5日讯(通讯员 徐振理 记者 )4月3日,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戴秉义烈士的后人和乡邻们怀着对戴秉义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前去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据了解,在滨海境内以烈士命名的镇村共有20个,红色遗址达40多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
祭扫现场
祭扫现场
烈士后人及村民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现场举行简短的祭扫仪式
戴秉义,1918年11月4日出生于阜宁县二区天赐场潘荡庄(今天场镇秉义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迎接八路军的到来,戴秉义离开教学讲台,返回乡里到群众中做宣传发动工作。1940年秋,八路军5纵队由皖东北南下,迅速抵达两淮、涟水北部。戴秉义听从党组织的安排,告别相依为命的寡母和即将分娩的妻子,踏上了革命征程,去八滩区任财经区员一职。
八滩位于阜宁县东北边陲,濒临黄海,土匪、海匪势力猖獗。1940年12月6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盘踞在八滩地区的大恶霸、大地主、大土匪顾豹岑为非作歹,他的两名保家师因拦路抢劫,被区政府抓获关押。而顾豹岑因此生恨,纠集百余匪众,混进区队,将戴秉义和八滩区长徐锐等13位同志绑架装至射阳大喇叭港口。
一个月后,也就是1941年1月中旬的一天,戴秉义、徐锐等13位抗日志士被捆绑后坠上大石头投入咆哮的黄海。
八路军5纵队司令员黄克诚得知恶噩后,为了彻底消灭顾豹岑匪帮,从1941年1月15日至1941年2月2日,命令2支队老5团三次攻打顾豹岑剿穴季家圩,老5团首长亲自指挥1000多名指战员,终于将恶贯满盈的顾豹岑匪帮一一击毙。
后来,当地先后将戴秉义烈士家乡的相关单位命名为秉义乡、秉义村、秉义粮站、秉义供销站、秉义中学、秉义小学,戴秉义烈士的战友、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同志,亲笔为秉义中学题写:“江苏省滨海县秉义中学”。
1975年,滨海县民政局和天场人民公社在烈士家乡秉义村新建“戴秉义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
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内,由张爱萍将军题字“民族魂”纪念碑,勒刻着抗日战争期间在盐城市牺牲的烈士姓名,戴秉义因为是共产党抗战队伍中牺牲最早的,名字镌刻第一位。
据了解,滨海县是革命老区,“铁军精神”的发源地之一,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基因积淀深厚。顾正红、戴秉义、陈振东、陈涛等,这些从黄海之滨走出去的以及在滨海大地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树起了永远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