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碳中和,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要达到1:9左右,这也被称为“一九定律”。而目前,江苏的这一比例是9:1。江苏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高于全国,减碳压力巨大。”
这段文字发表于2021年1月12日的《新华日报》,此时正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的第一个新年。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门类的国家,而江苏就有40个,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工业强省”,同时也让江苏的能源转型肩负重担。2021年初,江苏的火电装机为10079万千瓦,占全省总发电装机的73%以上,高居全国第二。
江苏城市景观
然而,在不足4年的时间里,2024年11月14日,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约8252万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总装机的42%,成为江苏发电装机的第一大电源。自此,绿色能源撑起了江苏能源格局的“半边天”,昔日看似不可逆转的装机比例,如今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苏城市景观
这一波澜历程的背后,离不开江苏高度发达的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布局,以及高度完备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坚定支撑。江苏风电产业的欣欣向荣,有力推动了江苏能源转型的时代步伐,也切实稳固了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的战略定位。优质企业的集聚,是产业兴旺的根本要素。金风科技就是江苏风电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之一,早在2006年,金风在江苏就迈出了第一步,参与中电国际风电项目的开发,自此开始与江苏携手共绘绿色画卷。18年来,金风科技笃信江苏绿色发展的无限潜力,坚守长期主义,在江苏十余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和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在能源开发、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主动担当“支撑点”角色,为江苏实现能源领域历史性突破夯实了基础。
金风科技江苏基地
2009年,江苏省编制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等6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实现了产业经济的逆势增长。正是在这一年,金风科技在盐城布局了包含产业链完备的风电产业中心、检测能力齐全的风电研发技术中心、符合国际标准的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在建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运维中心、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出口中心的——“五位一体”国内最大综合型海上风电基地,为江苏区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与运维提供强力支撑。
盐城大丰H5项目
金风科技还与上百家江苏省内装备产业链企业合作,带动24家配套企业落户盐城,形成整机及相配套的发电机、塔筒、机舱罩、组件、叶片、叶片成套芯材、海缆等全产业链制造能力,为江苏构建目前国内风电装备产业链条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风电集聚区。金风科技联合省内高校及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融合的协同效应。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以区域协同“强链、补链”,在长三角区域主要合作供应商超115家,近三年总采购额超500亿。
盐城大丰总装厂
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科技进步是“第一要务”,自主可控是“立命之本”,产业集群的持续繁荣,需要“负责任的创新”。2017年,金风科技于盐城投资建设实验中心,该中心拥有国内风电行业唯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包含全球领先的可进行20MW+级机组多自由度整机测试实验平台、百米级叶片实验台、变桨偏航实验台、十大零部件实验室,建成了零部件级、系统总成级、数字孪生、整机级、场网级“五位一体实验验证体系”。2023年,彼时全球最大的风电机组——金风科技16MW海上风电机组,就是在该实验室通过了“五位一体”验证后成功投运,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的新标杆。
江苏金风园区(大丰风电装备园区)
持续、深入的科研布局,金风科技在江苏的研发投入已约20亿元,总计承担省部级课题项目39项,区市级56项,获得授权专利481件。为江苏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加深“护城河”,将“负责任的创新”融入“江苏制造”基因。截至2023年底,金风科技在江苏累计风电装机达51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总装机的22%以上,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50万千瓦,占江苏海上风电装机总量的21%以上,为江苏成为中国风电强省“打地基、筑广厦”。
在由江苏省电力协会组织的2022年江苏省全年海上风电生产对标中,6家安装金风机组的风电场位居前10,且包揽前三名。充分体现了金风机组的高可靠性,为江苏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本。
金风海洋
在支撑江苏绿色发展的历程中,金风科技不断为江苏的绿色画卷着墨增彩。在盐城,建设江苏首个“碳中和”工业园区——江苏中车电机海上风电综合园区,树立低碳经营标杆;在无锡,信息技术与风电行业深度融合,风电数字化产品勾勒行业未来形态;在南通,金风海洋“中天31”16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入海听涛;在扬州,矗立在中石化油田的金风机组化风为电,打通“绿色化工”新路径;在常州,每年超3GWh的储能设备从金风智慧工厂走出;在黄海之畔,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场的金风机组,累计发电近26亿度……金风科技已成为江苏绿色生态的一部分,与自然和社会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