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心理聊吧|开学复课,这些心理调适“锦囊”请收好
2020-04-06 23:42:01

图 | 视觉中国

最近,不少省份明确了开学时间,部分学子已经复课。经历了这个超长寒假,即将再回到美丽的校园,如何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有什么需要心理调适的地方吗?扬子晚报心理周刊开设的心理聊吧,邀请到小学和中学的两位心理老师,跟同学们聊一聊。

重建边界感,明确居家和学校学习的不同

“总的来讲,开学之前需要重建边界。”江苏省高中生态型心理教育课程基地核心成员、南京市秦淮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班主任徐平老师表示,防疫期间,居家生活和在校学习的边界呈现高度互渗状态。在疫情信息包围中,生活空间被极大压缩,亲子关系呈现出一定的紧张态势,居家生活和网上学习效能都较低。开学之前,觉察防疫期的上述问题,要在意识上重新建立居家生活和学校学习的边界,明确居家生活和学校学习的不同,是静待开学的核心任务。

如何重建边界?徐平老师提出四点建议:

1、重建作息规律:高年级同学在网课指导下,防疫期间生活作息较有规律。即便如此,网课学习时间规律与在校学习的作息依然有较大差异,网课学习强度与在校学习强度也难以相比,相对来讲宽松很多。提前一段时间,按照开学后的作息规律进行作息时间的调整,有利于高效适应开学后的校园生活。

2、重建学习目标:总结防疫网课期间已完成的学习任务清单,对已经达到的学习任务做出梳理,并进一步预先规划开学后的学习目标,梳理开学后可能面对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心态就会更安定。

3、重建学习模式:居家学习主要依靠电子设备、网络平台,与在校学习差异较大。开学之前,可逐步整理收起电子设备,逐渐回归课本纸笔,实现学习模式平稳转化。

4、重建沟通方式:防疫期间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主要通过QQ、微信、电话等,是人机交流。静待开学的一段时间,要逐步回归当面交流、目光交流,适度恢复与人相处的常态。

带着“三心”,开启新学期

“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家上网课独自学习的方式将恢复到有规律、有秩序、统一的集体学习方式,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或快或慢地适应。”南京市双塘小学书记,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教师李晨妍希望告诉小学生们,校园里池塘水满,花草开放,桌椅整齐,老师们正在等待你们重返美丽的校园。与此同时,希望宅家的同学们能够提前做好身心准备:

“放心”上学做好防护

因为疫情,我们的新学期延迟了,同学们在家的日子,老师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已经彻底地消毒、打扫了校园,在校园各处安置了便于同学们清洁卫生的设施、设备,同学们可以放心地上学,老师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校园的消毒工作,保证同学们生活在最安全的校园。同时,每一个同学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个人卫生,加强各自的健康防护。开学后,每天上学前测量体温,养成上放学的路上或上课活动期间认真佩戴口罩、每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学校如果有不舒服的时候,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静心”学习专注努力

首先同学们要安下心来,静心地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自觉地与之前交往过密的电子产品减少往来,将注意力投入到当前的学习之中;其次,同学们要像以往新的学期一样,制定自己新学期的目标,用目标激励自己,要像以往一样认真学习,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专心听课、课后复习;最后,同学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特别是有些同学刚开始不适应变化的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学业成绩会担忧、焦虑,没关系,让我们带着这种担忧、焦虑的情绪学习,这种适度的紧张会让我们更加用心学习,但请记得 “不懂就问”,老师欢迎每一个同学的质疑与询问。静能生慧,专注努力,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成为最好的学习者。

“开心”交往相互关爱

重返校园,同学们又可以和小伙伴愉快相处,这是多么快乐的事。不过因为疫情,同学们的交往方式可能需要改变,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亲密接触、自由拥抱了,同学们在一块的时候,不仅要戴口罩,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是戴口罩、有距离不会隔离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友爱、互相关心,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微笑、我们的语言表达我们彼此的问好与关爱,特别是学校生活中,需要错时放学、错时用餐、错时盥洗等时候,我们就要主动谦让;如果学校有来自疫区的同学,我们可不能指指点点,如果有同学学业成绩不佳,我们可不能嘲笑他哦。肢体交往少了,就让我们更多一些心与心的快乐交往吧。

其实,不难看出,小学和中学的复课“心理建设”颇有相通之处。调整生物钟,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用心沟通适度恢复人际交往,是中小学的心理老师们都强调的地方。新学期,新开始,祝福同学们,迅速调整好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享受获得知识获得友情师生情的美好。

实习生 朱婧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策划:陈申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