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十载!这两所学校乘风破浪再启航
2024-12-01 13:01:48

芳华四十载,逐梦新征程。11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共同召开建校四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周明,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吴秀亮,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耿华萍,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进,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嵩,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越峰,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伟,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成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林刚,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军,及省内外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导专家,驻地街道、企事业单位代表,新区中小学、幼儿园代表,退休教师代表,校务委员代表等出席参加。

因见“精微” 臻于“至精”

40年前,伴随着扬子石化公司的成立,扬子中学就此诞生,从为扬子石化职工子女及周边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起步,发展至今已成为南京市教育领域的一张响亮名片。

王伟在讲话中表示,新区正重点聚焦推动各学段提质扩优、加大教师和教研队伍建设、放大名校教育资源优势、深化自主办学改革等方面,谋划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以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新区高质量建设。他希望两校能传承宝贵经验,创新发展路径;加强全面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发挥带动效应,打响教育品牌,把学校办成质量更加卓越、内涵更加丰富、品牌更加响亮的“高品质中学”。

现场,顾越峰回顾了两校的办校历史和办学成果。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子石化将一如既往地履行社会责任,与两所学校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赵林刚做两校高质量发展汇报,他表示,扬子中学将坚持“精微”的发展之路和“至精”的使命之责,为培养出服务国家的拔尖创新人才,作出自身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使命共担。现场,象征着四十年办学精神的火炬燃起,从扬子中学历任校长的手中传递给赵林刚校长、杨军校长,象征着两校始终以不变的教育初心,成就江北新区初高中协同育人典范。

卌载岁月耕耘育桃李,两万学子笃学竞风流。在40年办学历程中,两校锻造了一支理念先进、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现场,吴秀亮、王伟为“精雅功勋教师”颁奖。1997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翟俊宜,1999届校友礼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智渊分享各自的成长故事,1990届校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通过视频,为母校送上诚挚的祝福。部分校友代表也来到现场,共同见证扬子中学和扬子一中办学40周年的重要时刻。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南京师范大学与扬子石化联合办学成立“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以来,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岳嵩表示:“未来,南京师范大学与扬子中学将继续合作锤炼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注重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之路。”

新程扬帆 使命在肩

活动中,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精澄至美”幸福校园建设行动、“院士”“大国工匠”领航成长行动、“人工智能+”智慧育人范式探索行动、“双高合作”精朗学子精雅教师培养行动、小初高“协同聚力”拔尖创新人才共育行动正式启动。黄和院士科普基地、扬子石化“大国工匠”校园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依次揭牌。随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现场举行,黄和院士团队围绕生物科技开展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翟俊宜开展纳米科学前沿专题讲座,江苏省工商联研究室副主任、知名作家秦天围绕文学与人生开展讲座。

幸福校园,至精为尚;意气书生,志在兴邦。接下来,扬子中学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把学校办成质量更加卓越、内涵更加丰富、品牌更加响亮的“高品质中学”。

新江北记者 杨彩红 通讯员 岳明珍 陈佳丽 贺一凡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