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曾经火爆一时的街舞综艺,面临资深舞者尽数亮相,新人亟待发掘的瓶颈,还不得不采取“云海选”和“云录制”的方式。瞄准少儿街舞,是将街舞节目触及更广泛人群的做法。《这!就是街舞3》将推出衍生节目《师父!我要跳舞了》。目前在南京深耕少儿街舞市场的资深街舞大神许臣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现在条件好了,资源更多了,但重要的是源自心底的热爱。
少年的他迷上MJ、HOT,
登上长城溜冰场舞台
1626潮流杂志街舞元年刊封面舞者,2017HHI世界街舞锦标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小齐舞冠军赴美中国国家队成员,2017HHI美国世界总决赛LOCKING8强,2009BDC全国街舞精英挑战赛HIPHOP亚军,2009R16国际街舞大赛中国区LOCKING亚军,2012R16国际街舞大赛韩国区LOCKING4强……打开南京资深舞者许臣的履历,这只是一部分。舞龄16年,擅长舞种包括locking、popping、hiphop,他告诉记者,舞蹈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信仰。
15岁开始跳舞,许臣说那时的自己大概是刻板印象中的“坏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但就是执着于跳舞。在那个没有网络资讯和街舞视频的年代,第一次接触到迈克尔·杰克逊跳舞的录像带,许臣惊呆了。“我同学的爸爸是音响发烧友,他家有黑胶碟,看了之后觉得不可思议,太空步人都飞起来了,太酷了!”
再后来,韩流鼻祖HOT风靡,报亭、音像店都会卖他们演唱会的VCD,许臣他们开始跟着光盘学跳韩舞。“当时没有老师教,就是自己学,觉得跳舞特别帅”。许臣说,当时大家对街舞的种类了解还不多,大多只知道在地面做技巧的breaking,其他都统称机械舞。
韩舞渐渐跳出名堂,当时在山西路的军人俱乐部的长城溜冰场,许臣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下午有一个街舞表演环节,虽然只有几分钟时间跳两支舞,但他们由此可以免费溜冰。
当时流行的韩舞跟现在年轻人跳的有所不同,现在当红女团跳的舞蹈也会在国内成为爆款。许臣说,不管怎么说,这种唱跳文化在韩流文化中已经发展为现象级,并随着一波波爱豆走红,不断传承下来。许臣说,虽然街舞文化起源于美国,但中国舞者也把中国元素融入街舞,毕竟街舞文化中很多灵感是来自中国。比如李小龙就对街舞影响深远,中国功夫跟舞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美国说唱团体“武当派”就在黑人HIP HOP界享有盛名,现在大家跳HIP HOP的不少歌曲都来自他们。
从“不务正业”,
到不学街舞就输在起跑线
“不少国外舞者来中国,都很羡慕我们舞蹈工作室开在商场里,设施很好,国外很多舞蹈房都达到不到我们这样的水准。”许臣说,当下中国街舞的商业化程度很高,几乎是全民化,需求量很大。不少家长都带孩子来学习街舞,甚至觉得不学就输在起跑线上。学习街舞参加考级,可作为考试的加分项。
在国内,孩子们跳街舞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一项运动或者爱好,街舞在少儿方面的群众基础特别好,很多小孩子已经达到国际一线水准,拿过好多世界冠军。而不少年轻人也把跳街舞,当成一种放松和休闲的方式。
在许臣看来,“我们跳街舞,跟现在的孩子跳街舞,不同在于,对他们是放松,打发时间,我们是一种源自心底的热爱,就是太喜欢了。我们那时候跳舞是不务正业,没有满大街的工作室,没有街舞视频,反而大家会戴着有色眼镜看跳舞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小流氓的感觉,不像现在鼓励孩子去学,成了一种潮流文化。”
回首十多年跳舞生涯,许臣说,现在体悟到,所有东西都靠坚持。“我原来也没想过能代表中国去美国比赛,就是一年年坚持,街舞也在发展。可能因为现在资源太发达,现在的年轻人对舞蹈的珍惜程度不像我们。”
街头文化变教室文化,
怀念从前刷街的纯粹
南京街头常有这样的场景——吃完晚饭,七八点钟的样子,跳街舞的年轻人在鼓楼广场、乐福来广场秀颇有难度的街舞动作,对着商场玻璃门跳,常会吸引许多人围观。“那时候,我们不用说好,到点就聚到一起,围圈,一人跳一轮,那时候还不流行battle(斗舞)。2003年,在全民健身中心,一场battle首次亮相,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都知道南京最早的街舞团队第五季节,许臣说,跟这个团队结缘,才开始真正练习breaking。“当时太瘦,力量不够,后来就开始练习机械舞。”随着第五季节在南京开了第一家舞蹈工作室,许臣他们就成了第一批队员,开始教课生涯。
许臣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恩师也经常从上海经常来南京交流。大家起泡在舞蹈房一起练习,玩出对舞蹈不同的感觉,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一起跳舞,一起吹牛。年轻的时候饮食也很随意,就一起吃路边摊,每天的话题就是交流动作。
后来,随着舞蹈工作室遍地开花,街头跳舞的场景逐渐消失了,爱好街舞的人们可以在舞蹈房里对着镜子跳。学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正规化。 “现在我们还挺怀念在街头跳舞的感觉,条件好了,谁还去街头跳,街头变教室文化。几年前还约小老弟去街头跳,找找当初跳舞刷街的感觉。就像小时候吃的锅贴,现在大鱼大肉吃多了,反而会怀念。天天在有空调有音响的舞房跳舞没感觉了,以前很穷没钱的时候,很纯粹。”
十六岁教课自力更生,
现在定期国外听课
来自单亲家庭,爸爸支持他跳舞,但给的钱并不多。等到十六七岁开始拿课时费,许臣自力更生,一节课能拿到五十块钱。也会接一些广场秀的演出,那时候在南京商场门口跳街舞,150元跳一天,收入算不错。
街舞文化跟潮流文化分不开,讲究swag,不仅是一种年轻的态度,还要酷,有范儿,有型,潮服和潮鞋都是必不可少。那时候一个月拿到两千块钱,基本也存不下来,钱大都花在行头上。存钱买自己喜欢的鞋,就好比现在的奢侈品投资。许臣说,以前好多鞋都送人,也定期把旧衣服发到山区去,但人生中自己买的第一双耐克大白鞋还保留着。现在身边很多朋友也在经营自己的潮牌,定期会送给他。
2017年去美国,许臣他们团队拿了世界街舞锦标赛中国区的冠军,代表中国去美国凤凰城比赛,当时有60多个国家参加,相当于“街舞的奥运会”,汇聚全世界的舞者,特别壮观,氛围很好。全世界跳街舞的人在一起交流,每天晚上走出酒店房间,大家都在花园练舞。裁判都是顶级舞蹈老师,超级巨星编舞老师,上他们的大师课,都是500多人一起。许臣说,在这些国际性场合,即便是表现失误,大家还是会帮你尖叫,注重peace and love。当下美国街舞的潮流不再重赛事,而是以观赏性为主的表演活动比较多。
许臣经常出国,在国外听课。在洛杉矶待一个星期,每天都去听课,喜欢这个老师就买一堂课,可以了解最前沿的编舞思想和身体开发,来自全世界的街舞专业人士和爱好者都云集于此。 “尽管街舞的专业术语我知道,但跟国外舞者沟通,就比较困难。去了洛杉矶几次,在舞蹈房上课,通过翻译跟老师沟通,就觉得有隔阂。” 许臣说,这时才感觉语言太重要了,有点后悔从前没有把英语学好。
追逐梦想保持最佳状态,
疫情期间云录制教孩子
许臣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04年参加KOD,亚洲最大的国际级街舞赛事。那时候参加比赛没有别的路子可走,大家凭借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实力和一坐就几天几夜火车的毅力。“当时没觉得自己的跳得好,但因为相见偶像SKEETER RABBIT,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北京。当时高手如云,尽管没有过海选,但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还是觉得收获颇丰。”
许臣说,SKEETER RABBIT连着两届作为裁判嘉宾出席,直到他于06年饮弹自杀,全世界舞者为之悼念,再也无法欣赏到他的表演。在第二届KOD中,元老们像黄景行、冯正、李琦、郭子婧等都悉数参加,冯正更是以裁判的角色出现在大众视角,李琦在这一届夺得hiphop冠军,黄景行则夺得popping冠军。
观众们后来在火爆一时的街舞综艺《这!就是街舞》中都看到这些大神的身影,节目中的叶音、韩宇等优秀舞者也推动街舞从小众走向大众。第一季中,已经拿到导师黄子韬给的毛巾的许臣,冷静面对另一名选手的battle,赢得斗舞,再次获得认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不仅拿到第一季全国42强,还作为二季吴建豪战队导师大秀开场舞嘉宾。许臣笑说,当时大家把节目当成好友聚会,真是“综艺小白”,在节目里全是真性情。
后来该拿的奖项都拿了,不再保持竞技状态。最近两年,许臣坚持健身,回复到最佳状态。“舞者到了年龄会发福,其实参加综艺时我的状态并不好。这两年一直跳完舞就健身房健身,拼回来了,瘦了不少,算是保养不错。”
抗疫宅在家期间,也坚持练,早睡早起。晚上还要给班上的小朋友录制街舞作业。许臣说,目前在白妍流行舞舞蹈培训学校任教,主要教小朋友,成人不多。“当下‘云教学’,主要是录制视频进行慢动作分解,让孩子们在家练习,再拍来视频看动作到不到位。我有好几个群,每个群有二三十个,工作量不小。在家也不能让小朋友们荒废了,需要老师和家长督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制作:马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