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保障人民健康是优先发展的战略任务。苏州市在数字医疗体系建设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印发了《苏州市推进便捷就医加快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并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公立医院改革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这些举措为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和患者就医体验做出了有益尝试。1月11日,苏州市政协委员、江苏盖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豪放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建议,充分调动政府、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以数字医疗健康技术为抓手,强化科技引领、数据驱动与服务优化,不断开创苏州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慧医方面,杨豪放建议,强化基层智慧医疗赋能,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基层临床辅助决策和中医辅助诊疗中的广泛应用,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医疗健康数字人”。打造数字医共体样板,夯实分级诊疗根基,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支撑,强化实现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利用,围绕慢性病、多发病的防控需求,强化医防融合、医防协同的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全人群、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惠民方面,杨豪放建议,创新数字医疗便民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健康需求。建立一键呼叫医护上门,确保医疗、医技、医保、医药等服务入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强化家门口的数字化药品可溯源供应模式,提升群众就医用药便利性。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运行效能提升机制。支持向互联网医院开放诊疗等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并确权;给与医生互联网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激发医生参与服务热情,提升互联网医院运行活力。制定政策保障与优化医保支付机制,推动数字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健康服务包定价、院外医保脱卡支付、 基层医疗机构诊间支付等政策,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在慧政方面,杨豪放建议拓展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在严守数据安全底线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分析医疗健康数据,可以实现数字化健康管理的精准性、慢性病管理的精细化,提高疾病预测的准确性。这些数据还能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优化医保政策,实现精准控费与资源高效利用,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在慧企方面,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赋能数字医疗创新。他建议,为数字医疗企业开放数据资源、提供算力支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扶持数字医疗健康龙头及揭榜挂帅企业,促进校企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落地,以产业发展反哺医疗健康服务升级,为人民健康福祉持续加码。
统筹 薛马义
2025年苏州市两会扬子晚报全媒体报道组 顾秋萍
拍摄:陈金刚
剪辑:李志远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