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看法|别再出现更多“房思琪” 这个法治观念必须深入人心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2-12 07:26:20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公开举报广西百色祈福高级中学教师唐某某,称其曾性侵学生符某某,今年1月17日,符某某自杀身亡。据悉,符某某曾是县理科状元,她在自己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考上高中后遭唐某某性侵,并患上抑郁症的过程。2月11日晚,广西百色市联合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核实,唐某某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百色市有关单位依法依纪给予唐某某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现已对唐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符某某日记中字如针芒,长达8年的日夜煎熬令人惊心,她最终走向令人扼腕的选择。法律的严惩终将到来,可她已无从知晓。成绩优异、遭受性侵、长期陷入精神困境并最终选择轻生,这些要素让人联想到做出同样选择的女作家林奕含和她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符某某的遭遇和小说中如出一辙,不得让人感叹,这样的悲剧为何会一再上演,有什么办法给予在稚嫩中的花季少女强有力的身心保护,让“现实版”房思琪不再出现。遭遇类似侵害如何“站出来”“走出来”,是成年人都难以解决的难题,对于未成年人无异于一座“大山”,凭自己难以面对。

笔者从事法治新闻报道多年,近年来我国司法部门已经建立起了多重、完备,“一键式”的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方式需要被更多人看到,需要让她们跳出迷惘和自我否定,坚定地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面对披着师长面具的“大灰狼”,坚决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自2018年开始,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逐渐完善,最高检向教育部发送“一号检察建议”,就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教职员工准入制度、开展法治教育等建议。2020年,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建立,司法部门推动建立从业禁止制度和校园性侵强制报告制度。逐步凝聚力量,从意识上和法规上支起“保护伞”。

一旦类似事件发生,多个部门将迅速启动保护机制。例如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妇联等多部门,共同建立“一站式”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利用专门的接待室完成询问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和司法救助等一系列工作。减少反复询问和检查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还将长期监测受害人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干预,提供巩固“心理防线”,早日走出阴霾。这一系列的校园法治课必须深入人心,真正让司法制度成为孩子们强有力的“守护者”和“庇护所”。

我们也应当看到,司法只是兜底,类似悲剧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众志成城”来避免。受害者选择沉默,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也是一方面,我们都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关心未成年人,倡导正确的性教育观念,远离吹毛求疵的“受害者有罪论”。每个人的网络行为,决定了这是一根支持她的“树枝”还是压在身上的“稻草”。

评论员 刘浏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