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1点,常熟市董浜镇北港村联合新民村以“雷锋精神照我心,便民行动到家门”为主题,在北港村活动中心举办学雷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活动通过“阅读+服务”的创新模式,将全民阅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吸引200余名村民参与,以文化惠民、健康服务、公益实践三大板块为载体,让雷锋精神在春日里焕发新活力。
书香润北港,雷锋驻心间
活动尚未开始,雷锋主题书摊前已围满村民。《雷锋日记》《小雷锋成长日记》等书籍与金句书签相映成趣,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化身“导读员”,为银发读者耐心推荐。80岁的李爷爷翻阅《雷锋精神》时激动地拍腿高呼:“这话我年轻时抄过!”引得周围老人争相传阅;张阿姨举着《雷锋日记》追问志愿者:“雷锋同志真补了上百双袜子?”书摊旁,等待理发的长者们手捧书籍静心阅读,银发与书页交叠的剪影,构成一道独特的“书香候理”风景线。
健康护万家:义诊台前的温暖接力
朗朗读书声中,健康义诊区同步展开温情服务。医护人员为村民细致测量血压、检查口腔,玉蕙口腔医院专家结合检测数据,为老年人定制个性化保健方案。义诊台前,八旬老党员诵读雷锋金句的颤音,与流动党员王大哥带领群众齐诵《行善真好》的乡音相互应和,形成跨越年龄的“精神声浪”。志愿者搀扶老人落座的身影与医生俯身倾听的姿态,将“生命守护”的承诺化作具体行动。
春风理银丝:剪刀下的温情叙事
理发区内,2位理发师手持银剪演绎暖心服务。伴随着剪刀的清脆声响,志愿者与银发奶奶共读《雷锋传》的画面被镜头定格,书页沙沙声与发丝落地声协奏出独特旋律。“年轻时学雷锋帮乡亲挑水,如今有人为我理发,这精神真没断代!”刚理完发的陈大爷摸着新发型感慨。活动现场,40多位老人不仅收获清爽发型,更通过流动书籍的传阅,在对话中重温雷锋故事,让奉献情怀随墨香流淌。
欢乐套邻里:彩虹环中的幸福光谱
活动室内欢声雷动,套圈游戏区成为全场焦点。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整齐陈列,银发选手们或眯眼瞄准、或组团研讨“战术”。随着彩环划出优美弧线,“套中了!”的欢呼此起彼伏。李奶奶连中两环赢取牙膏,笑称:“比年轻时绣花还精准。”王爷爷虽屡试未中,却乐当“军师”指导邻居斩获食盐。志愿者穿梭场地捡圈递礼,68份实用礼品通过彩虹弧线传递,圈住邻里温情,更圈出跨越代际的欢乐童真。
绿意筑未来:植树场上的初心践行
活动尾声,6名党员群众挥锹培土,在村道旁栽下10株紫荆花幼苗。“种树和学雷锋一样,都要扎深根、办实事!”参与植树的王大哥笑道。嫩绿枝条在春风中舒展,既为村庄增添新绿,更寓意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土壤中扎根生长。
这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可感可读”春日之约,通过阅读润心、健康护航、便民服务、生态共建的文明实践链条,累计服务村民230人次,发放物资100余件,种植树木10株。活动现场,村民的笑脸与飘扬的志愿红马甲,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的“雷锋画卷”。北港村党总支书记马悦表示:“我们将持续创新‘文化+服务’模式,让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