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艾平教授送给我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一条她亲手用苦楝树的果核制作的项链。项链呈本白色,一粒粒果核温润而饱满,表面纹路清晰,端庄典雅,古朴大气,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息。
这条用苦楝树的果核制作的项链,令我细细品味艾平和我君子之交的情谊。
记得我在出版社策划过一套传记丛书,共8本。传主都是各领域的大家,有徐悲鸿、傅抱石、唐圭璋等。其中一本写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的,因为专业所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作者,便求助于艾平。艾平是地理学博士,她的导师正是李老的得力助手,而她本人则是李老的夫人、地图学泰斗陆漱芬先生的得意门生。艾平很快帮我联系上了导师和已经90多岁高龄的陆先生。可是导师手头有重要的课题在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写这本书。挑选作者的事陷入僵局,我也有点心灰意冷,一度想放弃这个选题。然而某一天,等艾平抱着一大堆她精心搜罗的选题资料来找我,我恍然大悟:艾平本人不就是合适的作者吗?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为了能在南师大百年校庆之际按时交出书稿,艾平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并日夜兼程,自费赶赴李先生老家江阴和先生其他涉足之地,进一步收集资料,去陆先生在北京的家中探访。而当新书付梓,艾平兴奋地拨通陆先生家的电话时,却被告知先生刚刚仙逝。仿佛冥冥之中有感应,陆漱芬先生不留遗憾地远行了,享年94岁。而艾平则遗憾地在办公室里流下热泪。
转眼间,我已到退休的年龄。艾平也即将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然而,我们的友情却像陈年的老酒,越发香醇浓烈。
我手中这条看似制作简单的果核项链,制作起来一点不简单,需要在沧桑高大的苦楝树下,用竹竿拨开草丛,一粒一粒寻找掉落的果子。然后,艾平要将捡回来的一堆果子浸泡在清水中,为它去皮,去果肉,再洗净,晾干。之后,要将每一粒果核筛选,用砂纸打磨,最后,为果核打孔,再用丝线将它一粒粒串联起来。
看到艾平被砂纸磨破、缠了创可贴的手指,我不禁双眼湿润。
果核项链虽然平凡,但它凝结着艾平与我真挚、历久弥深的情谊。正是这果核般点点滴滴的平凡瞬间,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风景。
作者:丁亚芳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