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融合文学随笔、哲学思辨与艺术美学的实验性作品《如何成为一只猫》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正式推出。本书由诗人、译者孙冬执笔,画家朱蕊绘制五十余幅趣味猫咪油画,装帧设计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操刀。以“猫”为媒介,探索人与动物、自然与城市、理性与自由的复杂关系。
《如何成为一只猫》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文体实验之书,并非是一本单纯的宠物随笔,作者孙冬通过猫的行为与状态,融合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读者提供看待世界的新方式。随文配有五十余幅精美的猫咪油滑,半裸脊摊平设计便于阅读,封面选用超级天鹅绒金黄色热烫工艺,摸上去和撸猫一样毛茸茸。
全书中十章内容层层递进,从“禅修猫与我们时代的躁郁狂”到“天无绝猫之路”,从猫的生存智慧延展至人类的精神困境,借猫之眼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作者借蒙田之口发问:“当我跟我的猫玩耍时,谁知道是它陪我消磨时间,还是我在陪它消磨时间?”
学者孙冬以敏锐的洞察力将猫置于文学史、哲学史与科学研究的交叉点。从爱伦·坡的《黑猫》到德里达的“赤裸生命”,从神经科学中的催产素研究到城市生态学的物种共生,全书旁征博引却毫无学究气,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生活温度。
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评价这本书“丰富、自省,妙趣横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认为这本书“似猫薄荷一样不可抗拒”。书中金句频出,直击现代人精神困境:“狗让我们确信自己,猫让我们怀疑自己。”“成为猫,就要避开无效的社交,理所当然地把时间用来睡觉、梳理毛发、闲逛和释放欲望。”“内化他人和社会的期待不仅导致抑郁,也导致狂躁……修猫之后,你会发现将自己的生活降格为劳作是多么愚蠢。”
《如何成为一只猫》的目标读者不仅是爱猫人士,更包括文化批评研究者、哲学爱好者,以及渴望在喧嚣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都市人。孙冬在书中写道:“猫是让你确信自己存在之物。猫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过去相遇的偶然性和未来关系的不可预测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