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胥江,传承中式香韵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7 10:38:05

“了解古建筑知识,第一次在古建筑里体验传统香韵文化,我按照老师的指导做了一块香牌,准备挂在书房里,天天享受纯天然的治愈系香味。”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万年社区居民姚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和家人朋友分享着喜悦,并配上了自己制作的古法香牌照片。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万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人社局、社区教育中心、团支部、妇联、关工委,在嘉应会馆美术馆内,开展了主题为“穿越千年胥江,传承中式香韵”的古建筑研学活动。活动邀请辖区亲子家庭、团员、少数民族居民、困境儿童等参加,一起学习传统建筑知识,亲手体验古法香牌制作。

“明清时期,胥门外胥江沿岸商业繁华,因是枣子集市,顾名为枣市街。枣市街上不少历史建筑、古老桥梁因胥江繁华而生。其中,嘉应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活动中,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胥江的历史和嘉应会馆的由来。在参观完嘉应会馆的各处传统建筑后,大家来到戏台旁的厢房坐下,体验使用天然香料粉制作香牌。万年社区邀请专家老师为大家介绍传统香文化和香牌的制作方法,指导大家亲手制作香牌。

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使用一定比例的沉香粉、檀香粉、丁香粉、楠木粉等混合均匀,加水反复揉搓,直到香泥团细腻光滑。再将香泥压入刷了脱模油的模具中,去掉边缘多余香泥后脱模。在香牌顶端开好一个孔,等阴干后穿上精致的流苏挂绳,一块古典雅致的香牌就完成了。满室馨香里,大家在耐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活动后,团员沈同学说:“短短半日的研学活动,既让我了解了历史,又学习了古建筑的知识,特别是老师介绍的古建筑构建名称,让我印象深刻。古法香牌的制作比我想得要难,特别是水和香粉调和的比例,我调整了几次,才最终揉出了合适的香团,不愧是非遗技艺,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很不容易。传统文化真是太有魅力了!”

通讯员 王秋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潘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