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之都”淮安,其实也是座商业之城。
从把7月5日定为“企业家日”,便能看出这座江淮古城的底蕴——1415年的这一天,清江浦宣告开埠,“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淮安,迅速崛起为全国商品流通枢纽。
水韵流淌610年,“敬商、爱商、亲商、护商”正成为淮安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当地不仅连续5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邀请企业家坐“C位”、受表彰,还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赋能和222名官员“入企报到”的服务兜底,让“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真正可感。
4月22日,“赢在江苏——寻找2025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淮安,探寻当地“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的建设成果。
零输入:“动动嘴”就能把业务办了
近年来,淮安创新建立政务数据“超级管理员”机制,政务数据通过系统推送、抓取汇聚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无法及时共享的政务数据,由主管部门开设“市长账号”,以人工方式在授权范围内获取使用,打通数据壁垒。目前,淮安已形成246类电子证照、45类电子证明、144类电子材料目录清单,累计归集电子证照、证明、材料数据1610万余条,实现了本级政府部门核发材料,系统在库电子证照、证明、材料“免提交”。
“减少材料,并不是说用不着这些材料,而是政府部门通过调用数据,实现材料无感免提交,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和跑腿次数。”在淮安市数据局副局长张静看来,零材料的背后,是政务数据的多场景应用。
于是,便有了淮安在全国率先上线的“边说边办”政务模型。
“您好,AI小安能帮您办理什么业务?”“我要办理发店行业准营业务。”4月23日,市民姜女士来到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在自助一体机上刷完身份证之后,便在“AI小安”的引导下,通过对话的方式完成了表单填写、材料上传,几分钟便办完了以往需要经历指南查阅、情形引导、表单填写、材料上传等诸多环节的业务。
只需通过语音输入,“AI小安”即可自动识别办事需求,实现“即问即答、即说即办” 赵启瑞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今年2月,“AI小安”完成了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融合。目前,系统已在复明手术申请、个转企、理发店行业准营等业务上实现了“边说边办”,累计接受咨询21万余次,满意度达99.6%。
巧牵线:政府撮合企业“联姻”降本500万
“AI文员”遇到能力边界的时候怎么办?淮安的答案是:42个市级机关222名县处级干部入企报到,以“营商服务专员”的身份展开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服务。
落户涟水的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建有全球首个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2024年8月,企业为产品和原料仓运输而配套建设的码头工程,在办理消防验收备案时遇到了麻烦。
“验收需要消防设计图纸审查,但淮安本地没有具备图审资质的企业,一来一去会耽误大量时间和成本。”身为挂钩涟水的“营商服务专员”,淮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陈照新协调住建、消防等部门赶到企业,“图审来不及,能不能组成专家组现场评审,对消防设备进行实战检验?”3个工作日后,码头工程便完成了消防验收备案。
“专精特新”企业江苏艾科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要从外地购买4万吨35%浓度双氧水作为生产原料,不仅运输成本高,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其实,同在淮安工业园区的江苏富强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建有年产30万吨的27.5%浓度双氧水装置。
“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想着能不能撮合双方。”淮安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孙旻辉回忆道,“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因为富强新材料从27.5%改为35%浓度的双氧水,不仅要测算成本,还要考虑现有安全生产措施能不能跟得上。艾科维方面,同样也要和此前的采购价格进行比对。”
好在,两家企业最终达成了一致。“没想到,这场合作不仅帮富强新材料的双氧水获得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让我们的原料到位时间从2天缩短为4个小时,成本更是降低了500万。”江苏艾科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贸易部部长朱炳说。
有惊喜:400万奖补“悄悄”到账
这几年,成功“敲钟”上市的淮安企业,账户上都会迅速“无声”多出一笔400万的奖补。
“所谓‘无声’,是因为淮安采用了‘免申直补’的形式。经营主体无需提交材料,由主管部门调用电子证照核验审批,资金直接发放。”据淮安市数据局审改处副处长杨越介绍,目前当地已发放“免申直补”资金超34亿元,在总兑付资金中占比6成以上。
传统的财政奖补政策兑现,存在政策分散、流程繁琐、时限冗长、兑付困难等问题。2020年,淮安开始实施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明确新政策自文件出台之日起,要在3个工作日上线,新业务自文件出台之日起,10个工作日上线,便于经营主体快速检索。
改革之初,淮安便设定了环节、材料、时限“3个30%”的压减目标。截至目前,累计上线的700项财政奖补业务中,已实现审批环节精简51%、申报材料减少77%、审批时限压缩72%。改革以来,全市累计兑付资金61.26亿元,在29.87亿元的企业兑付中,民营企业兑付额高达27.63亿。
淮安还利用全市统一的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通过部门并联审核,进一步提升效率。“企业申办财政奖补资金,只要填一张表。部门则在一张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电子印章。这样大家办事,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拿着表到处跑了。”杨越说,“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为例,改革前申请需要8份材料、7个环节、140个工作日,改革后需要0份材料、5个环节,19个工作日就能搞定。”
太意外:企业家被邀当海关“关长”
当前,淮安的“营商服务专员”,正在从现场帮办、撮合产销的“点单服务”,转变为广开销路、助力“出海”的“增值服务”。
走进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智能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料、串焊排版、装框、层压。“今年一季度,我们的产品出口到了53个国家和地区。”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关务经理王波说。
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的产品已出口到了53个国家和地区 本报记者 邵丹 摄
货物在内河港签发全程提单,再通过内河支线与远洋干线无缝衔接抵达全球,这个淮安港着力打造的内河CCA(外贸全程单)模式,已成为当地企业“出海”的优先选项。
为更好助力“出海”,淮安海关定期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和“我进企业换角色”活动,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当关长”。“我们互换角色,请企业谈在别处通关的感受或诉求。发现好的做法,我们可以参照相应的查验或通关模式,一对一为企业定制服务。”淮安海关副关长殷文静说。
天合光能在盐城、扬州、宿迁、义乌等地都有生产基地,得益于便利的水运系统和海关服务,2023年5月投产的淮安基地,已成为各基地中的“订单王”。“去年我们从淮安港出口近6000个标箱,每箱能省下上千元运输成本。”王波说。
内河CCA(外贸全程单)模式,已成为淮安企业“出海”的优先选项 张照久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没想到:市外办搭台帮忙找市场
今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不少企业开始转而开拓日韩、东南亚、欧洲等市场。“我们利用中韩(淮安)会客厅、中日韩国际食品科技产业园、中欧产业园等平台,一方面吸引跨国企业落户淮安,另一方面也协助本土企业向外开拓。”淮安市外办副主任黄天亮表示。
涉足家居、工程、服装等领域的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这一场场“牵线搭桥”的受益者。公司市场总监孟红军表示,“淮安营商环境没得说,来帮扶企业的都是局长级的工程师、分析师、营销师。现在我们已经和伊藤忠等知名企业展开了对接,订单可期!”
订单可期,未来自然可期。如今在淮安投资扎根的企业,都会收到一本《101%营商服务指南》。多出来的1%,是标准化营商服务基础上那份更高品质的惊喜。运河汤汤,漕工号子虽已远去,但“天下商贾聚清江”的盛景,或许还会重现。
【权威对话】
让到淮安的企业家“像在家”
让在外的淮安企业家“想回家”
近5年来,淮安市营商服务专员、涉企“合并联合式”行政检查、工程建设项目“三极”“四即”快速审批服务模式、证照“三联办”等营商改革成果相继涌现。在省工商联组织开展的调查中,认为淮安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的民营企业比例,持续保持每年4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那么,今年淮安还将有哪些优化营商环境的动作?记者采访了淮安市委副秘书长,淮安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淮安市政务办主任吴苏。
记者:今年淮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吴苏:淮安将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始终坚守“在项目签约前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签约后做到说话算数”,加快构建“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综合比较优势。我们将聚焦“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目标,对标全国全省最佳实践城市,迭代实施营商环境集成改革,一体推进投资、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六个环境建设,让来淮投资的企业家享有在家的感觉,让淮安在外的企业家充满回家的愿望。
记者:在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淮安将展开哪些行动?
吴苏:淮安将以对标改革为牵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以提升企业感受为核心,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我们将优化提升“党政亲商会”“经济网格化”“惠企直播间”工作模式,全面落实市级机关挂钩县区营商服务专员制度和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制度,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市域全范围,健全完善企业需求在线直达服务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各类营商服务主动走进项目和企业,询问需求、解决诉求。
记者:淮安将采取什么方法,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吴苏:淮安将全面推进营商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常态化主动查纠和曝光履职不到位、政务不诚信、改革不进取、服务不及时、遇事不担当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坚决防止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随意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不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以及任性检查、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着力提升经营主体对“江苏形象”“淮安印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磊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