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幅长卷全是孩子们写的字!”近日,在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小学“书法进校园‘三全’项目交流展示暨书法特色学校成果展示活动”现场,一幅长达45米的巨型书画长卷缓缓展开,瞬间点燃全场。墨香氤氲中,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勾勒出汉字之美,也揭开了一场持续50年的书法教育传承序幕。
课堂变“舞台”:三校老师“斗法”书法课
下午2点,铁路小学三间教室化身“书法擂台”。“草字头就像小草的‘头发’,要写得飘逸舒展!”铁路小学韩雪老师用田字格拆解“花”“苗”等字,学生发现草字头的横画总向右上倾斜,像“小草追着阳光生长”。浦外高新小学宋航宇老师举起“你”“他”两字,让学生用红笔圈出单人旁的“撇捺交点”——“这里藏着汉字的‘心脏’!”琅小柳洲东路分校张祖昕老师用动画演示短撇的运笔轨迹,学生立刻模仿书写“生”“牛”等字,“短撇像小燕子剪雨,起笔重,收笔轻!”
“原来写字可以这么好玩!”五年级学生小林举着自己的作品直呼。三位老师用演示、动画、游戏,把“横平竖直”变成趣味探索。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三级调研员姚敏感慨:“书法课不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让孩子真正爱上汉字的故事。”
操场变“画廊”:长卷里的“时光密码”
操场上,另一场“动静结合”的文化盛宴拉开帷幕。身着汉服的孩子们手持水墨扇,随着激昂的音乐旋律翩然起舞。扇面时而如游龙摆尾,时而似飞燕掠波,将“永”字的顿笔化作舞袖的回旋,把“山”字的稳重凝成旋转的定格。
最震撼的当数舞台中央的45米书画长卷。展开瞬间,宛如一条墨色长河奔涌而来——画卷静静舒展,虽无言语,却散发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磅礴力量,向众人诉说着时光与艺术交织相融的精彩故事。凑近细看,这幅长卷凝聚着全体师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与智慧,每一道细致入微、饱含深情的笔触,都是孩子们在“书美励行”成长征途中踏出的坚实脚印。“这幅画里有我们全校师生的‘笔墨DNA’!”学校老师吴茜揭秘道。
五楼多功能室内,暖黄灯光映照着满墙学生书法作品,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如宇通过生动的讲述,串联起铁路小学跨越半个世纪的翰墨传承之路,副校长邱建辉则对书法教育坚定表态:“传承优秀文化,我们当仁不让;践行立德树人,我们全力以赴;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矢志不渝!”
夕阳西下,45米长卷在校园广场缓缓卷起,收尾处那“永”字拖出的长长墨迹,仿佛在诉说:书法教育不是刻板的传承,而是让每个孩子提笔时,都能听见自己心跳与千年文脉的共鸣,一如活动诗歌朗诵的那句——“以墨为舟,我们正在驶向更远的未来!”
新江北记者 杨凯 通讯员 吴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