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未来】南京外国语学校:高品质教育让成长有更多“选择”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30 17:11:22

汲善楼里思维碰撞,立人路上青春作伴,晓园池畔梦想低语,一代代南外人从这里出发,将“中国灵魂 世界胸怀”的精神传承发扬。作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名校,培养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为使命,用高考、竞赛、保送、留学搭建起多元发展立交桥,成熟的升学体系拓宽了每一位学生的成才路径。全面、多元、可持续,已成为南外普高育人模式的鲜明特色。

【听校友说:南外高考路径“四好”密码】

在南外,“是否高考”的选择权在学生手中。此前,南外的一场优秀校友分享会在网络刷屏,四位通过高考进入C9高校的南外毕业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学习经历。南外卷不卷?四位同学认为,南外卷的不是“简单刷题”,而是卷思维密度、卷认知深度、卷创新维度。南外提供了积极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吸纳的同时,更重思考、重实践、重总结,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强者。2024届高三一共有81位同学参加高考,12%的同学进入江苏省理科前1000名。

好老师助学:超高师生比,全力护航成长

马修齐 南京大学 高考676分

马修齐就是坚定的“高考党”,“因为我有明确的专业目标,所以很早就选择参加高考。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很享受备战高考的过程,我有信心能在南外考出高分。”马修齐觉得,南外高三最大的特点就是师生比很高,同学在任何时间都能找任何老师讨论题目或是聊天谈心。“南外是多元且包容的,回忆起高中生活,最怀念的还是和保送生、竞赛生、出国生一起聊天的时光。我们从学习聊到哲学,从数学定理聊到诗歌语言,这是南外给予我的独特经历和视角。”

好习惯助力:“宽松”不是“躺平”,提倡自主规划

徐瑞麟 上海交通大学 高考674分

南外充分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每天雷打不动的午休,上午下午的大课间,保障学生调适身心的需求。高考前一周,徐瑞麟每天还坚持打球,锻炼体能。徐瑞麟认为,南外的“宽松”标签实则是给予学生一定自主权,让学生有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反思学习效果的时间和空间。南外积极自主的环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让学生终身受益。

好项目助梦:“丘班+高考”,踏上拔尖创新“快车道”

马圣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考669分(提前高考)

2022年,南外首届“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丘成桐少年班)招生,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平台。马圣訸是南外首届丘班学生,高二参加高考,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中考时丘班对我的吸引力很大,另外选择南外让我有更宽的路,既可以选择高考,也能选择保送或竞赛,这是南外的优势。”目前,在中科大物理学院,马圣訸依旧保持着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据了解,目前,即将毕业的第一届丘班同学已有7名通过数学和信息学竞赛被清华和北大录取,20名同学被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南大、浙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录取,11名同学被斯坦福、宾大、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录取。

好氛围助跑:高平台赋能,实现“高分逆袭”

宋天程 南京大学 高考650分

宋天程同样高一就坚定地选择高考这条路,他的中考成绩并不出色,但在他看来,初中和高中成绩并不完全关联,南外张弛有度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高考氛围和高度的自信。多彩的校园生活、多维的课程设置、多元的成长路径,不仅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更在个性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

【听家长说: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答案”】

南外构建了融通中外的升学立交桥,外语类保送高校层次长年名列全国16所外国语学校榜首,海外留学成绩居于全国普高榜首。南外在五大学科奥赛摘得的国际金牌总数达12枚,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通过理科竞赛进入清北的学生,江苏省一共10位,南外占了8位。

 北大保送生

清华保送生


资源聚合,为天赋定制“成长配方”

2024届学生戎申曜通过高考进入北大,他曾在化学奥赛中摘得银牌。戎申曜妈妈表示,南外老师付出全部心力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学长学姐无私分享成功经验,这是南外独有的传承。近年来,南外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竞赛名师,为学生定制系统的数理学习方案,涵盖了课堂教学、科研实践、竞赛活动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元赋能,宽阔路径赋能成长

高二学生陈乐天通过科技特长生考入南外。陈乐天妈妈认为,因为南外有着宽阔的选择路径,每个孩子的奋斗目标不同,反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学生们可以与院士对话、和大师交流,走进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竞赛学术活动,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丰富活动,让能力与素养共生长

高一学生徐赟程进入南外后,在省市区各类运动会、篮球赛、英语大赛等活动中崭露头角。徐赟程妈妈表示,南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意志磨练很有帮助,丰富的经历也为保送打好了基础。南外老师们始终陪伴在学生身边,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招生连线】

初升高,你有多个机会可以进南外

提醒:南外英语加试和全市学科特长生、科技特长生的报名、考试互不冲突,可以同时报名。建议兼报英语加试、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基础学科拔尖项目或兼报英语加试、人工智能基础项目。

2025年录取的高一年级学生将在设施一流的南部新城校区就读,学校具备住宿条件。

● 面向非南外的全市初三毕业生,通过“英语加试”方式拟录取130人(以市教育局公布数据为准)。

● 面向全市应届初三毕业生,通过“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方式录取40人,其中面向南外初三毕业生招收20人,面向非南外初三毕业生招收20人。

● 面向全市应届初三毕业生,通过“科技特长生”专业加试方式录取85人。特长项目为“STEM强基计划后备人才培养”,其中“人工智能基础”方向5人,“基础科学拔尖”方向80人。

招生电话:北校区:83282331、83284826、83284829;南校区:83284510,83284511。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2:00,13:00—17:00;周六至周日:9:00—12:00,13:30—17:00。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