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打杂鱼,再过十多天,就要禁渔,下口村老万的渔船,哪能错过时机,在海州湾繁忙地作业,成网的鱼虾中总有几条河豚,它们游向青口河产卵,不小心撞进渔网。老万眼尖,捡出河豚,撂进竹筐。
渔船一靠下口渔港,我就登上老万的渔船,船舱装满鱼虾蟹蛤,鱼虾还活蹦乱跳。正在和鱼贩谈业务的老万看到我,把业务交给船员办理,不住地说“欢迎”,引着我向船楼走去。在船楼门前,我看到竹筐里几条气鼓鼓小眼睛河豚,斑纹缠身,很好看。野生河豚是有毒的,老万留它有什么用?
和大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万,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解释:“鲜河豚有毒,暂时不能做菜。船上有河豚干,今天就用河豚干做菜招待你。”
狭小的船楼,小桌,上的几个菜,都是海鲜。老万和我喝着酒,吃着新捕捞的鱼虾,鲜脱眉毛。从年轻时勇闯大海的一腔孤勇,说到如今年近花甲依旧驾船驰骋,老万说得豪情万丈,最后,他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时再上的菜,一般都吃不出什么味道。唯有河豚这道菜,准保让你拍案叫绝。”
一盘辣椒炒河豚干端上了桌,辣椒青莹莹,河豚肉洁白如雪,粘稠稠、浓嘟嘟、辣乎乎,与刚才吃过的海鲜,不可同日而语。
我问老万:“怪不得老话说,下口河豚不药人,下口渔民吃河豚有什么秘诀?”老万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做的时候要仔细,河豚从背部用快刀划开,把内脏全部掏出,埋掉,再把河豚放在清水里浸泡一天,捞出晾晒。辣椒炒鱼干,味道最鲜美。”
吃过饭,我们正在喝茶,船员领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来找老万,老人是来求助老万的,说家里老伴年轻时忙于赶海养活家人,患有风湿病,据老中医说,河豚干是一味治风湿的关键中药,但药房没有卖的,只有渔家可能会有,老人就骑着儿子的摩托车赶了过来,在码头上一家一家找寻。
老万立即找出两斤多上好的河豚干,递给老人说:“你就按照中医开的药膳配方,放入河豚干。这都是我自家吃的,处理得很干净,请放心。”老人要付钱,老万坚决不要,笑道:“你知道心疼老嫂子,赶了几十里路过来,不容易。船上人家,这点鱼干还给得起。”
夕阳西下,老人在码头上向老万拱手作揖,流动的晚霞给他的身影勾上了金边。
作者:王诵诗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