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污渍秒变干净!南京这场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太赞了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30 20:15:51

4月30日下午,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第三届劳动月校级决赛在报告厅震撼登场。各班经过初赛选拔的 “劳动小能手” 满怀信心,在比赛中迅速投入,用精湛技艺征服全场。 尤其是在 “校园污渍无处藏”   大赛中,同学们各有奇招,让油污等桌面、墙面、地面上的顽固污渍秒变干净,令人惊叹!

鸭蛋络子、打酱油络子……

给矿泉水“编绳结”,同学们创意满满

光华东街小学本次活动聚焦 “不插电劳动技能” ,引领学生回归手工本质,凭借人力和传统工具大显身手,全方位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点亮劳动智慧。  4月21日-25日,各班级举行了初赛,各班学生踊跃参与,从穿系鞋带到包书皮,从超轻黏土创作到缝沙包钉扣子,从编绳结到搭植物架,孩子们各展身手,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争取校级决赛的 “入场券”。



决赛现场,一年级的穿系鞋带比赛率先开始。比赛哨声一响,选手们迅速拿起鞋带,动作如行云流水,穿梭、环绕、打结,一个个漂亮的蝴蝶结在他们手中快速成型。 二年级的包书皮比赛同样精彩。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书本包裹得严严实实,确保书皮平整无褶皱,边缘整齐美观。有的孩子还巧妙地将多余的部分折成小装饰,为书皮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



三年级的超轻黏土设计 “树娃娃” logo 赛道则充满了创意与童趣。孩子们发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超轻黏土揉、搓、捏、塑,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树娃娃”logo 便呈现在眼前。有的 “树娃娃” 眉开眼笑,有的则身姿挺拔,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年级的缝沙包钉扣子比赛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与细致。小选手们拿起针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缝制中,虽然针脚不算完美,但却透着认真与专注。。


五年级的编绳结负重跑比赛中,选手们需要给一瓶矿泉水编一个结,挂在身上负重跑。孩子们手指灵动,彩绳在他们手中飞舞。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巧的绳结便编好了。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瓶口打一个结,挂在身上,也有不少同学展现出智慧与巧思,创意满满。

五(3)班王天佑的打的绳结又牢固又舒适又简洁,得到了评委老师的点赞:”他选的是比较宽的丝带,背在肩膀上很舒适,说明他对生活是有预判的。“这是我妈教我的方法。”王天佑告诉记者,妈妈用的是以前她打酱油的系绳结的方法,简单实用。

五(4)班任子萱采用打“鸭蛋络子”的方法,用五彩绳子给矿泉水编了一个套上,背在身上又结实又美观。“之前在劳动课上学过编鸭蛋络子的方法,我就想把鸭蛋网做长一点,就可以放下一瓶矿泉水了。”任子萱告诉记者,鸭蛋络子还挺复杂,为了这次比赛,她在家里反复练习,终于在15分钟以内完成了比赛项目。


顽固污渍秒变干净!

小学生去除顽固污渍各有妙招



在“校园污渍无处藏”活动中,各班化身校园“卫生小卫士”,搜寻各处污渍,仔细记录位置、类型与面积,再商讨去污方案并付诸实践。4月30日,“去污方案总结报告”通过初审的学生在科学室集合。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现场对科学教室的污渍进行去污实验。



经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发现科学教师的桌面、门上、墙上有一些顽固的污渍,比如笔画、黏胶等等。老师给大家提供了白醋、小苏打、洗洁精、洗衣粉、84消毒液、酒精等污剂巧以及脸盆、擦子、杯子、手套等工具。每个小组两到三名同学,各小组确认好自己的目标,领来工具,开始检验他们的去污方案了。

五(4)班任子萱和陆宇辰一组,他们将小苏打和白醋以2: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开始擦拭电脑桌的笔迹等污渍,嘿,擦子所到之处,那些本以为不可能擦掉的污渍竟然神奇地消失了。两人追求精益求精,又将洗洁精和酒精以1:1的比例混合再擦一遍,最后又将小苏打、白醋、洗洁精、酒精四种去污剂混合一起擦拭一遍,桌面变得光洁如新了。

马雨曦和马雨晨同学则是将酒精、洗洁精和白醋按2:3:1的比例混合,用抹布和棉擦进行反复擦洗,桌子上黑乎乎的黏胶完全没有了,太神奇了。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首先鼓励同学们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校园里有哪些顽固污渍,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其次,培养他们的研究精神和动手能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真实的问题。”科学老师魏娟娟说,后面学校准备根据同学们的研究制作一些产品放在各班教室备用,也可以参与一些科创比赛。

校长吴宁表示,不插电的劳动是质朴且充满生命力的。它回归原始劳作方式,如手工耕作、砍柴生火、手工编织等,虽需更多体力付出,却能让人在与自然的直接互动中感受真实的创造过程,收获脚踏实地的踏实感,也更能体会劳动本身的纯粹意义与传统智慧的温度。 本次劳动月中,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回忆,踏上新的成长旅程,相信他们会继续以热情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劳动华章。

通讯员 谢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朱亚萍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