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三年领航试点,四项全国大奖
2025-04-30 20:02:37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总结交流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共计1000余位代表,聚焦智能研修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与未来发展进行交流研讨。

大会为智能研修平台领航试点工作区、领航试点工作校、创新应用教研团队、卓越教研员、卓越教师颁证,江北新区共获得其中四项大奖,并在大会中分享了领航试点区的经验。

试点三年,协同教研模式活力初显

近年来,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于“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2021年9月,江北新区成功申报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2022年3月,江北新区成功申报为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二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区。2025年2月,江北新区被中央电教馆推荐为智能研修平台应用领航试点工作区,浦口外国语学校被推荐为领航试点校,该校的小学英语教研组被推荐为创新教研团队,该校秦永芬老师被推荐为卓越教师。

试点开展三年以来,江北新区的“一体三线四备五环”协同教研模式日趋成熟。该模式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为核心载体,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实现了教师个体、学校教研团队和区教研专家的三线互动,从而形成强大的教研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智能分析、课堂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反馈、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教师精准教学诊断。目前已覆盖新区中小学试点学校23所,参与教师2800多人,形成资源3000多件,开展线上教研活动600多次,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支持。

科研引导,骨干引领集聚新区力量

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在试点过程中,江北新区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引领,先后申报了江苏省重大课题、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以及南京市教师发展课题,并构建了区域性的研修精品资源库,为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能力是决定试点成败的关键。为此,江北新区采取了“培训先行”的策略,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孵化出了一批“种子教师”形成骨干教师力量;以邀请央馆专家团队现场指导、赴其他试点地区学习等方式促进能力提升;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等形式,带动全区教师积极参与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

2023年至今,新区共完成区级应用展示活动7次,市级应用展示活动4次,举办人工智能相关的专题培训20余场,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技术创新,推动智能研修生态形成

在技术探索方面,江北新区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智能研修平台的功能与应用场景,2022年完成了央馆智能研修平台的区级本地化部署;2023年进一步升级了平台功能,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智能分析和精准评价。目前新区已建设包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等多个智能研修实验室,区内可以开展研训实践的空间超过13个。

此外,江北新区还建设了用于AI教学实训和精准教研的智能教研空间,专门用于职初教师的培养,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构建了GEBUS合作生态圈,汇聚了高校、企业、教育专家等多方资源,共同推动智能研修平台的深入应用;大力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引入如DeepSeek等优秀的AI大模型,结合优秀的教育应用产品,丰富课堂里的教学手段,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

智驭未来教育、赋能教师成长,江北新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步履稳健。以智能研修平台为依托,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高质量的新区力量正在加速前进。

新江北记者 杨彩红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