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舞剧《牡丹亭》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翩然启幕,记者了解到,此次联合制作舞剧《牡丹亭》,苏州文投集团举全集团之力,除演出单位苏州市歌舞剧院之外,还联动了苏州昆剧院等苏州本地八大文艺院团,汇聚顶尖艺术力量,以跨界融合之势打造年度重磅舞剧。
作为苏州文化演艺的龙头企业,集团积极排原创出精品,从《牡丹亭》等苏州传统文化IP中提取灵感,对经典作品进行当代化改编,寻找适合江南文化传播的创新表达。苏州市歌舞剧院是苏州一家传统文艺院团,因为有了与舞剧《牡丹亭》的因缘际会,建团于1970年的这家老院团得以不断焕发新生活力。
一座城市需要有她的当代文化名片,而舞剧《牡丹亭》就是对苏州经典传统IP的再创作,是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这部舞剧激活了传统文化记忆,同时又借助年轻化表达突破地域限制,让苏州文化IP以更为鲜活的姿态得以传播。
《牡丹亭》是一部历经数百年,由数代人反复演绎的优秀作品。舞剧《牡丹亭》导演之一黄佳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名著改编既是一次文化传承,也是一场艺术重生。此次把《牡丹亭》转换成舞剧形式来演绎,我们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保留经典桥段和内容,精简次要配角,把花神的角色用当代视角来诠释并赋予新的解读。”
此次首演意义非凡。以往众多重大剧目多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启首轮亮相,而舞剧《牡丹亭》则改写这一局面,成为植根苏州、在苏举办首演的重量级剧目。
记者看到,首演前一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苏州市体育中心等苏州主要城市地标,持续亮起了舞剧《牡丹亭》唯美主画面和精彩片段,这些画面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了。从金鸡湖畔到古城街巷,整座城市正被《牡丹亭》的浪漫诗意层层浸染。一面是城市景观,一面是剧院舞台,这场千年情梦在苏州华丽绽放。
后台购票数据显示,舞剧《牡丹亭》的观众中,外地观众占比超过60%,主要来自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广州等地,“为一出好剧奔赴一座城”的文化消费现象正在苏州蓬勃兴起。
当下,“票根经济”热度持续攀升,小票根正撬动起消费大市场,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舞剧《牡丹亭》首演恰逢五一假期,苏州也推出了一系列“宠粉”计划。凭借舞剧《牡丹亭》的票根,观众可以享受涵盖酒店、餐饮、文旅、演艺、购物、娱乐等全方位的多重礼遇,使其在无忧观演的同时,轻松玩转苏州,收获一份属于苏州的美好记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