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渐亮,舞台苏醒,一场属于青春少年的戏剧盛典,在聚光灯下热烈开演。在这里,每句台词都是生命的赞歌,每个角色都是青春的注脚,每部戏剧都是人生的交响。
五一节前,名校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新报告厅掌声雷动,热闹非常,2025年“戏韵流芳,青春共赏”戏剧节隆重开幕。高一年级学生在舞台上放飞自我、倾情演绎,以青春之名致敬文学经典,以赤子之心演绎家国情怀,让舞台成为历史与青春的共鸣场!
出席嘉宾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吴铁俊,镇江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郑子怡,镇江市教育局基教处干部马继红,镇江一中副校长程志军、张红霞,纪委书记孙国芳等出席。
活动由殷熙怡、谢伯纶、张喆灏、蒋子璐四位同学主持。
经典新绎•时空对话
舞台之上,灯光如炬,勾勒出《红楼梦》中的缱绻情思;台词似刃,剖开《雷雨》中的人性深渊;音乐为引,映照《茶馆》里的时代浮沉。戏剧以声画为镜,映照经典文学里永不褪色的爱恨与哲思。黛玉的孤傲、周朴园的伪善、王利发的市井智慧在舞台上交织辉映,演绎着命运的悲欢与人世的苍凉。经典作品在少年们的演绎中跨越时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高一13班、14班、15班向经典名著《红楼梦》发出挑战。演员精准捕捉黛玉“孤标傲世”的精神气质,将文学经典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以别致的改编给予了宝黛二人一个圆满结局,赢得了阵阵掌声。
高一7班、9班展演曹禺经典《雷雨》。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再现扣人心弦的家族悲剧,于方寸之间将观众带入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在惊雷轰鸣中带领观众领略人性冷暖。这不仅仅是一次展演,更是一次对家庭、社会以及人性的深刻探讨与反思。
《茶馆》生动再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是一幅反映现实生活的鲜活画卷,每个场景都充满了现实的泥泞、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高一4班、5班、6班致敬老舍经典,重现了《茶馆》中小人物在旧时代的悲欢,让观众穿越时空,在小茶馆中清晰窥见市井百态、人生万象。
赤子丹心•家国咏叹
绚烂的灯光下,青春的热血与经典的厚重碰撞出璀璨火花——少年们用《逃出大英博物馆》呼唤文物回归,将《风声过境》的谍战烽烟化作信仰宣言。每一句台词都是对历史的叩问,每一次谢幕都是对未来的宣示,戏剧不仅是演绎,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家国春秋的炽热注解。
“我的眼泪,该落在哪片土地?”高一16班、17班、18班排演的《逃出大英博物馆》以历史舞台剧形式聚焦文物回归。他们讲述了文物回家的艰辛之路,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如何守护文物的思考,无尽的乡愁、绵远的思念,终凝为一句誓言:“身虽万里,此心向国,矢志不渝!
高一10班、11班、12班的《风声过境》聚焦谍战风云。导演冷和、李轩昂携手编剧李常乐、景语桐、黎智馨二创剧本,通过动人的故事、精湛的表演展现了革命志士在艰难岁月中的信仰坚守的壮烈篇章,生动诠释了“信仰如炬,暗夜破晓”的革命精神。
青春镜像•理想追
当现实与梦境交织,当理想与成长碰撞,一场关于青春的思辨,一次现实与梦境的对话呈现在戏剧节的舞台上。大梦一场,故事四章,少年们用别样的手法编织出一副亦真亦幻的青春图景。
高一1班、2班和3班的《惊梦》由周滨老师亲自编排。它解构了青春迷思,在虚实交织中叩问理想真谛,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青春的心灵独白,展现了青春女性的自我觉醒,唱响了女性的伟大赞歌。
青春的精彩,既在戏剧的台词里沉淀,也在音乐的节拍中跃动。展演结束后,我校2024级合唱团带来了曲目《当你老了》。同学们用饱满的热情和悦耳的歌声,尽情展现音乐的魅力,绽放青春的美好,为戏剧盛典增添了别样的艺术氛围。
灯光渐暗,感动长明,帷幕落下,掌声未歇!愿这份对戏剧的热爱如星火不灭,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愿戏里的感动化作力量,陪伴我们奔赴下一场山海。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我们的故事——永不落幕。
通讯员 冷浩南 缪建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