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云逐雨增甘霖,缓解干旱保生产!经空管部门批准,苏州气象部门昨天(5月5日)凌晨抢抓有利时机,在位于吴中区金庭镇的作业点成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本次作业,降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对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缓解当前旱情,改善果树、茶树、苗木等经济作物生长的土壤墒情十分有利。
前晚,苏州市气象局、吴中区气象局、昆山市气象局等3支作业队伍提前抵达作业点等待时机,准备随时开展人工增雨。经空管部门批准,昨天凌晨4时40分至5时之间,作业人员抢抓宝贵时机,共计发射了10枚火箭弹。
本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非常明显,持续多日的旱情得到了缓解。根据监测,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昨天5时至11时,苏州中北部雨量达中到大雨,南部小雨;各县级市(区)面雨量统计,分别为张家港17.2毫米、常熟13.9毫米、太仓10.4毫米、昆山7.0毫米、吴江区1.6毫米、相城区8.3毫米、吴中区2.6毫米、姑苏区4.9毫米、苏州工业园区4.5毫米、苏州高新区5.6毫米。
苏州市气象部门介绍,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天气条件。人工增雨是通过火箭等传输手段,将增雨催化剂(凝结核)送入云层,促使云中更多小水滴变成雨滴降落,从而增加降雨量。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除了要有安全的航空空域,作业点位附近还要有适合的降雨云系,首先云体要足够厚,而且含有凝结核,其次还要有充足的水汽供应以及上升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