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叩问土地与归属,《内沙》5月13日全国公映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07 23:00:24

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女性导演杨弋枢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内沙》,将于5月13日在全国公映。这部以长江入海口崇明内沙岛为背景的现实主义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刻的人文关怀,已先后入选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新风”展映单元、匈牙利米什科尔兹电影节“聚焦中国”单元、巴西圣保罗电影节“全球视野”单元,并斩获西班牙赫罗纳电影节“荣誉提名奖”,成为近期华语独立电影的国际亮点。


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对土地最深沉的挽歌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流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上的故事,以青年女性小余的视角展开叙事。她在农场主汤老师的理想主义感召下扎根土地,试图通过“有机农业”构建生活的乌托邦。然而母亲的突然到访、农场的经营危机,以及汤老师对现实的妥协,迫使小余在亲情、理想与土地的夹缝中重新审视自我。

影片通过三代人的沉默与疏离,隐喻现代社会中“家园”概念的消解与重构——母亲代表对过往的依恋,小余承载对信仰的执着,而汤老师则折射理想主义者的现实困境。

导演杨弋枢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将个体命运与土地变迁交织,呈现出一幅苍凉而诗意的当代画卷。片中女性角色的坚韧与彷徨,既是私人化的情感投射,亦是对全球化语境下“漂泊者”集体身份的叩问。


女性的坚韧与力量:给寻找诗意栖居者的寓言

《内沙》的国际影展之旅,彰显了其跨越文化壁垒的叙事力量。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到匈牙利、巴西、西班牙等地,影片以“土地”这一人类共通的母题,引发对现代性转型中个体归属感的广泛共鸣。影评人指出,杨弋枢的导演手法“兼具冷静的观察与温情的凝视”,使《内沙》成为“一部献给所有寻找诗意栖居者的寓言”。

杨弋枢表示,创作《内沙》的初衷源于对城市化进程中边缘群体的关注:“小余和她的母亲,代表了两种面对时代洪流的态度——抵抗或守候,我们可以没有答案。土地沉默,而女性的韧性成为最动人的语言。”她希望观众能通过影片的留白与隐喻,听见“自己与时代的对话”。


5月13日,《内沙》将以朴素的影像和深刻的哲思登陆全国银幕。“当我们失去土地时,也在失去一部分自己。”这部“不煽情却直抵人心”的作品,或将成为这个夏天值得驻足沉思的观影选择。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