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宣传月|九旬母亲看望“植物人”女儿遭拒,起诉外孙要求行使探望权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1 18:43:53

今年5月迎来第5个“民法典宣传月”,近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精选身边的有关婚姻家庭、企业经营、职场生活、侵权责任等涉及“民法典”知识的案例、新闻故事,进行普及法律知识,展现“美好生活,法典相伴”。

九旬老人邹阿婆因无法探视昏迷在康复中心近两年的大女儿,将女儿之子程某告上法庭。近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探望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酌定邹阿婆每月可探望女儿一次,每次3小时;被告应予以协助,不得无故阻拦。

邹阿婆的大女儿吴某前两年因病深度昏迷,在海安某康复中心接受专业护理。自那时起,她再也没亲眼见到女儿。昼夜思念,她让小女儿带着自己前往康复中心看望,却被康复中心拒绝。理由是根据吴某的护理级别,需得到其儿子、监护人程某同意。

邹阿婆满心困惑,报警求助,程某却以双方存在矛盾为由,坚决拒绝。两年转瞬即逝,邹阿婆担忧自己时日无多,再也见不到大女儿一面,将外孙程某告至法院,请求每月能探视女儿一次。

法庭上,程某辩称,民法典仅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探望权,而母亲吴某是成年人,邹阿婆对其不享有探望权。且母亲身体极为虚弱,任何细菌感染都可能诱发并发症,不宜被探望,请求法院驳回诉请。

邹阿婆提出抗辩,承诺会严格遵守康复中心规定并配合医护安排,程某所述没有依据。自己有权行使探望权,符合自身身体状况,也满足了情感需求。程某作为监护人,负有保障被监护人获得亲情慰藉的义务。

海安法院经审理认为,从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的角度出发,在成年子女重病等情况下,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探望权应当得到保障。吴某患重病且处于无意识状态,其母亲对女儿的牵挂与关心乃人之常情。邹阿婆的探望应以不影响吴某的治疗、康复以及保障其自身健康安全为前提,严格遵守康复中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等不利影响。酌定原告可在每月第二周的周日下午2时至5时探望一次,程某应当予以协助,不得无故阻拦。程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南通中院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指出,民法典虽规定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探望权,对成年子女重病时父母的探望权并无具体规定。但法律原则完全可以填补规则空白,民法典确立的“公序良俗原则”及“处理民事纠纷应尊重习惯”的规定,为本案提供了裁判依据。生命尊严高于程序壁垒。吴某虽丧失意识,但她应有的情感需求仍应得到尊重。邹阿婆作为直系血亲的探望,本质上是对患者人格尊严的维护,也是耄耋老人最为朴素、珍贵的情感需求,应当得到司法保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高雁 顾建兵

校对 王丽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