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举办簪花雅集,传承非遗匠心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2 08:28:24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泰南社区联合姑苏区人社局、妇联、教育中心共同以“芳华簪韵 雅集同欢”为主题,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簪花雅集。此次活动将传统簪花技艺体验、文化分享与邻里雅集巧妙融合,为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居民们搭建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

“簪花,无需任何技艺基础,只要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便可轻捻花枝,让非遗魅力在指尖悄然绽放。”活动现场,老师为了打消居民们的制作顾虑这样说道。随后,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听老师的介绍,一边跟着老师制作属于自己的簪花作品。居民们眼前的桌上摆满了精美的发箍和各式各样的花朵,专业老师一边细致地演示簪花技巧,一边娓娓道来簪花文化的历史脉络:“从唐代摇曳生姿的金步摇,到宋代素雅精巧的珠翠簪,簪花承载着东方美学的诗意密码,是千年文化的生动见证。”当居民们手持簪花工具,精心制作簪花时,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与古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真切地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居民们认真挑选仿真花卉,有的严格复刻传统纹样,力求还原古典之美;有的大胆创新,搭配出别具一格的造型。当大家戴着亲手制作的簪花相视而笑时,传统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化作灵动的艺术,在指尖缓缓流淌。

活动接近尾声,网格员叶阿姨感慨道:“此类活动不仅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以文会友’的社区文化空间。当居民们因为共同的文化热爱相聚在一起,社区就真正成为了大家的精神家园。”这场簪花雅集,让传统美学在邻里之间流淌,为现代社区生活增添了一份古典诗意的浪漫。正如一位叶阿姨所说:“簪的是花,聚的是心,传承的是文化根脉。”

通讯员 孙雪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