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师校友天团|徐州市第一中学校长魏全星:两张地图入职一中,全凭在南师修炼的基本功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5 16:40:32

5月8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联合扬子晚报招考部落推出重磅策划《@高考生,你家书记校长喊你上南师》视频及系列独家深度访谈,由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携手南师知名校友,18位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组成“超强天团”,为考生带来权威报考指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南京师范大学1990届校友、徐州市第一中学校长魏全星的南师情缘。

1.您当初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报考了南师大?

答:我的教师情节来最早自于母亲,母亲曾经做过小学教师,记得我很小就跟着母亲在学校里玩耍,感觉学校里的叔叔阿姨老师们非常有知识,非常和蔼可亲。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就在心里种下了将来做教师的种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上高中的时候,是中国尊师重教政策全面确立和落实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通过制度革新、社会风尚引导和教师待遇提升等多方面举措,深刻改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的发展方向。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成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教师待遇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大提升了教师职业吸引力,我心里面将来要做教师的种子也开始萌发。有时候学习累了就和同桌互相开玩笑说将来要考哪所大学。同桌说“南大!”我就说“南师!”当时我们的座位靠墙,大家就用钢笔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的校名涂在墙上。高考填报志愿时,又恰逢师范类高校提前填报志愿,我清楚的记得,我当时把“南京师范大学”填写到了提前批的第一志愿。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高考发榜时果然被南师地理系录取。

2.那你等于是最终实现了和同桌的一个约定。您在南师学了什么专业?

答:是的。我进入南师后学的是地理专业。至于当时为什么填报了地理系,现在回想起来有比较大的偶然性,因为我高中时是理科生,不学地理这一学科,对于地理学科的了解紧紧停留在初中的水平。高二暑假时,我哥哥有一个同学到家里玩,他学习的专业就是地理,他们聊天提到了地理专业的学生要到野外实习,尤其是他说去过黄山、庐山等名山大川,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顺势又讨教了其它的一些疑惑,感觉将来我也要学地理,没想到后来我真考上南师了,毅然选择了地理专业。

3.还记得入校那天的场景吗?

答: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在随园度过的。南师的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前身为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建筑群为中西合璧的宫殿式风格。百年银杏、红色连廊、西山图书馆等景观构成“朱檐载春秋”的文化地标。报到的时候从宁海路上的校门进来,第一眼就看到100号楼和大草坪就深深被她吸引住了,心里想选对了,就是她了。

4.在南师求学的岁月,对您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答:回想求学时光,仿佛就在昨天,暮色四合时,随园的红墙黛瓦浸在斜阳里,大草坪上的我们或躺或坐,憧憬着未来。金秋时节银杏叶栖满百年枝桠,上课的路上留下我们匆匆的身影。图书馆的旧木窗棂漏进一缕光,照到我们孜孜以求的面庞。吴贻芳先生题写的“厚生”箴言氤氲出南师大浓厚人文氛围,青瓦飞檐、苍翠梧桐见证着“东方最美校园”的学术传承。能在这样优美的校园中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她百年积淀里涵养了众多学子的素养和品格。这里的人和事共同诠释了“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

地理系名师荟萃:单树模、陆漱芬、潘凤英、朱长春、仇奔波、王恩宁、沙润、黄震方、陆玉琪等等,他们象群星闪耀照亮我们求学之路。我印象比较深的有班主任沙润老师,为了把南师地科院办好,沙老师和其他前辈老师们赤着脚,踩在充满荆棘的改革之路上向前奔,南师地科院才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时人称之为“沙石精神”。印象最深的还有后来接任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的陆玉琪教授,他当时很年轻,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大,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记得他上课从来不按照教材讲,后来确认他讲授的内容都来自于他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作风时刻伴随着我后来的工作过程中。目前陆教授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实证研究,原创性提出区域双核结构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南师的老师们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教授,也注重师范技能的训练。大学一毕业,我到徐州一中来应聘,一中的老校长刘相看我是地理系毕业的,什么也没问,让我画两张图,一张世界地理轮廓图,一张中国地理轮廓图。画完他一看,就说“你明天到一中来上班吧。”凭着两张板图,我就入职了。在一中,我从教师、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副校长到校长,每一步的成长都得益于扎实的师范功底,得益于南师大的培养。

5.读书期间有哪些事是您至今难忘的?

答:大二的时候,沙老师带着我们到庐山进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学地理的都知道,庐山是研究第四纪冰川的活教材。我们去那里要调研当地的气候、植被以及庐山整体的地质构造、水文状况等等,是一个综合的野外实习。沙老师当时说:“我们要把课堂搬进云雾里去!”果真,我们确实是“学在山里,住在云里”。集体宿舍打开窗户打开门,云就从宿舍里穿堂而过,很有意境。

6.作为徐州一中的校长,您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否也受到南师大的影响?

答:当然。徐州一中1903年建校,和南师大一样,也是一所有着百廿历史积淀的学校。南师精神对我的从教生涯影响也非常大。我们地理系的老师是踏踏实实、不张扬的,但都是内秀的。他们就像灯塔一样,照亮每个南师学子的成长之路。

时代在不断发展,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该如何应对?我认为首先要坚守爱与常识,并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担当起学校应有的责任。我们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发现分数之外的天地、能力与潜质。

7.9月份又有一批新同学加入南师,您最推荐的校园“宝藏打卡点”是哪里?

答:因为新生入学要到仙林校区就读,所以我首先推荐敬文图书馆,听说敬文图书馆是江苏省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校图书馆,20800㎡的“翻开的书页”造型建筑。玻璃穹顶将天光滤成知识经纬,顶层特藏室可触摸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的线装典籍。另外还听说有一个多功能的文化沙龙空间,这两个读书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另外西区的月亮湾也比较推荐,名字很美,风景也一定很美,休息的时候可以到月亮湾看看。

8.您对9月份进入南师的新同学有什么建议?

答: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提前思考大学四年如何度过;其次要提高自主意识,因为从高中到大学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到大学后他主逐渐减弱,自主逐渐增强,自主意识不仅仅是自我选择或态度,更深来讲,它是对自我负责的能力意愿。再次要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少年志编辑  刘梦琦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