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过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联合国首席代表、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代表国民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他为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权益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顾姓名人之一、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的顾维钧。
受唐绍仪赏识
1888年,顾维钧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父亲顾晴川是晚清第一任交通银行总裁。1904年,17岁的顾维钧赴美国留学,先学英语,后主攻政治和文学,又攻读法学博士。顾维钧的老师是约翰·穆尔,曾担任过美国助理国务卿,他以一个外交官的标准培养顾维钧。1908年,美国将部分庚子赔款退还中国政府,唐绍仪作为清政府的特使访问美国,在大使馆里接见了40位中国留学生,顾维钧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唐绍仪非常欣赏他。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出任内阁总理,唐向袁世凯举荐顾维钧,袁同意聘请顾维钧担任总统府英文秘书。那时,顾维钧正在准备博士学位的答辩,论文还只写了一个序章,让顾维钧感到为难。导师约翰·穆尔说:“序章写得就很好,可以作为博士论文来答辩。”在导师的支持下,顾维钧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于1912年启程回国赴任。
此时政府缺乏专业人才,顾维钧又兼任总理秘书和外交部秘书,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1914年晋升为外交部参事。
争取山东权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法俄相继投入欧洲战场,无暇东顾。8月下旬,日本迫不及待地对德宣战,11月,日军占领青岛,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北京政府任命的代表共5人,分别是外交总长陆征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驻美公使顾维钧。刚到巴黎,代表团就遭遇到了第一个打击——席位问题。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他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中国准备向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益问题,日本却率先在五个大国会议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受命于危难,作出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流传极广的一句为:“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发言的记录。)
顾维钧在国内外一举成名。然而,到了4月,变化陡生。日本威胁退出和会,几个大国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向日本妥协。消息传到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送日本。顾维钧等代表团成员决定拒签。
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解决。经过36次谈判,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无奈一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1922年2月4日,顾维钧代表中国与日本签约,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利权。
1922~1926年,顾维钧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1927年1月正式组阁任国务总理。1924年5月,顾维钧曾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顾维钧任“国民党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11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45年4-6月,顾维钧任中国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代表,并代理代表团长。1945年6月26日顾维钧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1945年12月,顾维钧任中国出席联合国第一届大会代表。
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逃往台湾后,顾维钧继续担任台湾驻联合国代表一职。1957年,顾维钧辞去了台湾的公职,当选海牙国际法庭法官。1964年当选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1967年退休,定居美国纽约。1985年在纽约去世,终年98岁。
一生有4任妻子
顾维钧一生有4任妻子。 第一任是父亲同事的女儿张润娥,是长辈为他们定的娃娃亲,两人并没有同过房。最后,张润娥同意了顾维钧提出的离婚协议,心灰意冷出家,顾对她有愧疚之心。
第二任是唐绍仪的女儿唐宝玥。唐宝玥对他一见倾心,二人感情非常好。然而,1918年一场疫病席卷全球,被称作西班牙流感。唐宝玥不幸染病去世,留下了一儿一女。
第三任妻子是黄蕙兰。黄蕙兰1893年生于爪哇(即印度尼西亚),是南洋富商黄仲涵的女儿,从小挥金如土,天性聪颖,熟悉西方生活方式,能说六种语言,她还被美国Vogue杂志评选为1920-1940年代“最佳着装”的中国女性。1920年,33岁的顾维钧和28岁的黄蕙兰在布鲁塞尔的中国使馆举行婚礼。黄为顾维钧在仕途上出力颇多。这段婚姻维持了39年,于1959年离婚。
第四任妻子是严幼韵。她的祖父严信厚是上海总商会第一任会长,父亲严子均身为祖父的独子,继承了祖父的庞大家业。严幼韵在192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商科,是复旦校花。严的第一任丈夫是外交官杨光泩,育有三个女儿。杨光泩与顾维钧接触较多,彼此交谊颇深。二战时期,杨光泩在菲律宾被日军残忍杀害。严幼韵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女儿前往美国生活,出任了联合国礼宾官,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难,顾维钧开始只是照顾严幼韵母女,日久生情。1959年,72岁的顾维钧与54岁的严幼韵结婚,婚后相亲相爱。
她和顾维钧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两人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顾的大儿子顾德昌感动地说:“如果不是她(指严幼韵),父亲的寿命恐怕要缩短二十年。”顾维钧晚年在谈到长寿秘诀时,总结了三条:“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的照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