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吃了要人命的“土三七”长这样,鼓楼医院专家在病房种了一盆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4-30 15:51:08

“这就是土三七,大家都看仔细了,吃了要送命的。”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诸葛宇征教授在病房种了一盆“土三七”。今年以来,他和团队收治了近30例土三七中毒的危重症病人。病房里正住着一位几天前刚刚接受TIPS手术,死里逃生的患者。

土三七长这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30日在鼓楼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见到了这盆“土三七”。它的外观和普通的绿植差别不大,叶片宽宽得。不知是何原因,在不少人眼中,“土三七”全身都是宝。“有的人把它的根茎晒干磨成粉,有的用叶片泡酒,服用方法五花八门。结果都一样,吃了要中毒。”诸葛宇征教授教授说,过去两年科里收治的土三七中毒患者每年超过70个,病情非常危急。有病人带了几株到医院,大家种了摆在放在病房,科普土三七有毒的这个事实。

诸葛教授办公室门口有一盆

死里逃生的刘先生家住安徽黄山,今年47岁。2个月前因外伤导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听人说三七可消肿散淤、缓解疼痛,刘先生将家中种植的“土三七”当作“三七”打磨成粉后自行服用。吃了大半个月后,刘先生常常感觉肚子发胀,小便也变少了,精神越来越差。家人将他带到杭州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症”。

刘先生在康复中,家人接受采访介绍事情原委。

经过治疗刘先生的病情非但没起色反而一天比一天重。4月23日,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刘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转至南京,找到了鼓楼医院消化内科诸葛宇征教授。入院检查时,刘先生已经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身体极度虚弱,连握笔的力气都没有,随时有可能死于心跳呼吸骤停。没有丝毫的犹豫,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诸葛宇征教授团队决定于当晚为刘先生实施急诊TIPS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与死神的搏斗必然是分秒必争!确定方案后,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轶一边通知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一边与家属进行术前谈话,由张明副主任医师和肖江强主治医师等医护人员一起进行TIPS手术。术中刘先生的心率一度飙升至200次/分,好在医护团队准备充分,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沉稳应对,最终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手术。考虑到刘先生术前出现肾衰和高钾血症,术后回到病房立即给他进行了床边CRRT持续血滤,补充血浆和白蛋白。经过综合支持治疗后,刘先生的肾功能开始恢复,各项生化指标全面好转。目前刘先生恢复良好,已经可以进食和下地行走,近期即可康复出院。

诸葛宇征教授提醒,“三七”与“土三七”仅一字之差,对人体健康来说意义相距甚远。一个是名贵中药,另一个却是有毒性的草药,误食将损伤脏器。其实,两者很容易辨别,可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五加科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土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肝移植来维持生命。

专家呼吁:

千万别私自滥服中草药

近年来误服土三七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患者越来越多,而该病死亡率高达40%-70%。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以诸葛宇征教授为首的团队自2008年开始潜心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将该病的死亡率从最初的40%-60%降至10%以下。201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协作组委托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诸葛宇征教授牵头起草首部《中国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这也是国内外首个关于吡咯烷生物碱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专家共识,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专家们也呼吁,老百姓千万别私自滥服中草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伤害。

通讯员  柳辉艳  王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