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执法队正在高宝湖执法
“有人在湖里撒网捕鱼!”昨天上午,在高宝湖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跨省联合执法行动中,渔政、路政、水政、公安等部门,通过无人机侦查、公共视频“扫描”,发现有人在王港闸桥非法捕鱼,联合执法队迅速从蹲守点前往执法查处。
高宝邵伯湖渔政监督支队支队长谢伟军介绍,目前,湖区建起了“空天湖”立体化的“护渔天网”。空,就是无人机高空“侦查”;天,就是应用雷达、公共视频等进行“天眼扫描”;湖,就是动用渔政快艇在湖区巡查。这张“天网”,可及时、精确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禁渔关键期
高宝湖开启联合执法行动
距离高宝邵伯湖开捕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高宝邵伯湖湖区也进入了禁渔的关键期。渔管办渔政处负责人沈钢说,今年是高宝邵伯湖禁渔期延长至6个月的第一年,也是保护区全面禁捕的启动之年,禁渔涉及水域广、持续时间长。截至目前,共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7起,其中11起移送公安机关。
“总体来说,禁渔期非法捕捞案件数较少,禁渔秩序良好。”沈钢说,越是到最后几天,越要保持警惕,“这也是我们开启‘亮剑2020’执法行动的原因。”
本次行动,由省高宝邵伯湖渔政监督支队联合安徽省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路管理处以及沿湖六个县(市)区的公安、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执法涉及渔政、路政、水政、公安、野保、农业综合执法等力量,共出动60余名执法人员、10条快艇、8辆执法用车。
执法行动中,联合执法队先后通过渔政执法艇,重点巡查了苏皖两省交界水域、青虾保护区、大银鱼保护区等重要水域;查看了高邮湖苏皖两省交界水域、马棚大航道,邵伯湖、宝应湖水域情况。
高宝湖建“护渔天网”
全天候“扫描”水面达80万亩
总体良好的禁渔秩序,得益于“护渔天网”的建立。27起案件中,多起案件都是“空天湖”网络共同发挥作用。
“以前,我们开展执法行动,纯粹依靠快艇巡查,这有很多困难和限制。”沈钢说,晚上执法人员开快艇不能开灯,甚至连手机都不能开,很危险,尤其是在阴雨天。非法捕捞在哪里发生,执法人员不知道,巡查湖面时全靠经验,“感觉哪里会有就往哪里开”。而即使发现了非法捕鱼行为,有时也很难取证,尤其是在对方也驾驶快艇的情形下,“它不停下来,你的快艇就靠不上去。”
为了解决湖区渔政执法发现难、取证难的问题,渔管办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截至目前,已实现与安徽农业农村厅、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公共视频的共享。同时,高宝湖还建设了雷达站点,添置了8架无人机,“实现了对苏皖交界水域、邵伯湖水域的全天候‘扫描’,扫描水域达到了80万亩。”
扬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野保站负责人曹兆阳说,他们在邵伯湖上建立的候鸟监测点,其公共视频是高清的,“除了可监测鸟类,也能实现对湖面其他情形的实时高清记录,应用到湖区渔政执法效果也非常好。”
无人机巡查抓现行
3人撒网非法捕捞被查处
昨天的执法中,湖区总体非常平静,执法队伍仅在王港闸桥发现有市民撒网非法捕捞。
王港闸桥位于高邮漫水公路,而漫水公路位于高邮湖和邵伯湖之间,每当高邮湖开闸放水,非法捕捞人员就聚集到王港闸桥上,使用网购的撒网、丝网等渔具进行非法捕捞。
沈钢说,这些非法捕捞人员多是市民。虽然渔具不大,但因为是在放水期间捕捞,捕捞量依然很大,严重危害湖区渔业资源和禁渔期管理秩序。而且,撒网捕捞在网出水时,还会将水底杂物、石块、砖头等带上公路路面,给汽车行驶带来危险,聚集在狭窄的公路桥上,也危及自身安全,如撒网人员因闸口水流湍急,网具来不及收,被网具拽入湖水中的案例就曾发生过。
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曾多次进行检查、宣传,收缴渔具和放生渔获物,但受利益驱动,撒网现象屡禁不绝。
昨天上午的执法行动中,联合执法队在王港闸桥附近利用无人机巡查,及时发现了一起用撒网非法捕捞的渔业违法案件。随后,在附近蹲守的执法人员前往查处,3名当事人将渔具和渔获物藏在岸边水草丛中,试图欺瞒执法人员,但被识破,并依法收缴了撒网和鲤鱼、白鱼、鳊鱼等20斤左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渔业法,对其进行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