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再添7名省名中医 全部来自常州市中医医院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09 20:05:52

扬子晚报网6月9日讯 (通讯员 王一 记者 张斌)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表彰江苏省名中医的决定》,常州市再添7名省名中医,全部来自常州市中医医院。

这次省名中医是时隔18年后再次评选。此前,江苏省分别于1979、1994、1995和2002年先后开展了4批省名中医评选,共评出省名中医(含名中西医结合专家)434名。这些名医名家身体力行,坚守临床、著书立说、奖掖后学,对凝聚行业力量、树立行业形象、引领行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评选活动于去年5月份正式启动,面向全省所有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师,要求参选者具备正高级技术职称,坚持中医临床工作30年以上,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理论深厚,成果丰硕,具有一定影响,享有良好声誉。同时,注重向基层和临床一线倾斜。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执行“两审三公示”制度,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审,民主择优。

江苏省名中医是省内中医界最高荣誉,受表彰人员是行业医德医风的楷模、学术医术的精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下一步,江苏省将制定完善名中医评选制度,常态化开展名中医评选,培养挖掘更多名医大师,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中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设立名中医工作室等配套措施,为省名中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临床服务、人才培养、传承创新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厚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优势,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李保良

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常务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常务委员。所在科室:脾胃病科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委会消化心身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世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副主任委员,常州市医学会消化病、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等。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优秀学员,市“831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和多个省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先后师从多名国内著名脾胃病专家,学习中医脾胃病、肝病和胃肠镜诊治理论经验,对中医脾胃学说研究有较深造诣,熟练胃肠镜诊治。擅长健脾法等防治慢性脾胃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乙型肝炎和脂肪肝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3项,参与国自然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1项等,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篇,主篇及参编专著6部,参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2部,已培养硕士生6名。

张曦

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副主任委员、市骨伤专业主任委员   所在科室:骨科

长期从事中医、中西结合骨伤科临床工作,医学基础扎实,中医正骨手法娴熟。早年参加天津医院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多次参加亚洲创伤协会、国际内固定组织培训,并先后赴欧、美、港等地知名医院学习与交流,全面系统学习系统学习脊柱外科、矫形外科诊疗技术。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科研课题多项,获省厅新技术引进奖二项、市新技术引进奖二项。

在创伤骨折、脱位的诊疗中,坚持以中医理念为主,强调“瘀”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以化瘀为先,通经为次。在退行性脊柱病诊疗时,注重“虚”为内因,“实则邪无以为攻”,治疗中以补法为先,内责于“肾”,以温肾驱邪为上。对于手术病人更强调突出围手术期的中医药调治,以减少并发症。

熟练开展各种创伤内外固定手术,率先在市内开展经皮微创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翻修);脊柱退变减压、融合、固定(静力与动态);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颈椎前、后路手术;颈椎间盘置换等高难度手术,安全、高效受到患者与同行美誉。

张元兴

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脑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所在科室:脑病科

主任中医师,脑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卫生局百名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市中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喜用仲景方以及近代名医张锡纯方,取得较好疗效。对中风急性期主张以通腑泄热化瘀为先,恢复期以益气温督,化瘀通络为主。获市科技成果奖2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医30余年来,潜心研习中西医理论,尤对《伤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有探究。对中风及其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震颤麻痹、老年性痴呆、顽固性头痛、神经症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在中医学方面借鉴当代名医成功之路,重经典,重实践,坚持以中为主,中衷参西,中西结合的原则,把二者巧妙地融合,有机地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临床资料的积累,及临床科研攻关。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心衰当以温阳益气为根本大法;治疗慢支当以温阳利水贯穿始终;治疗脑积水,在活血利水通窍的基础上,加入吴茱萸;治疗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当以益气养血为先,补益肝肾为继,熄风通络贯穿始终等观点,强调在西药运用的同时,注意西药对中医证型的影响,必须辨证看待。

陈岱

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大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张志坚学术经验继承人。  所在科室:肾病科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志坚传承工作室主任,省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别常州地区总考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州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7年,创建了常州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及中医养生保健方面有较深造诣;多年来主编出版著作4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篇,主持并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省中管局课题两项,市科技局课题一项;获常州市科技进步奖和常州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各一项,获常州市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一项。在他带领下常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常规开展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诊疗肾脏病。

陈章妹

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科室:针灸科

江南程氏针灸第五代传人。擅长运用温针、针刀、浮针、刺络放血、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面瘫、中风偏瘫、颈椎病、颈源性头痛、颈源性眩晕、耳鸣、颈肩综合症、项背疼痛、肩周炎、指麻、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膝关节痛、跟骨骨刺、单纯性肥胖、痛经、月经不调、失眠等病症。

费建平

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孟河医派传人,获全国第二批名中医继承人称号所在科室:脾胃病科

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家流派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医疗工作三十年来,刻苦钻研,继承创新。不仅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而且不断学习运用最新的医学信息技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努力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内镜技术,不断探求新疗法,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在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及食管粘膜异型增生、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腹水症、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治疗等多种疑难、危重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抢救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葛信国

常州市中医医院血液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科室:其它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先后从事过普内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工作,临床基础扎实,学科掌握全面。1995年起从事肿瘤内科工作,已有28个春秋,长期以来学术上审慎严谨、锐意进取,先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硕士阶段主攻中西医结合临床,在博士阶段将临床和实验相结合,学贯中西,既有扎实的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又有中医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思考,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现代医学实验研究基础。并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周仲瑛,跟师抄方2年,学术上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对肿瘤的认识引入了“癌毒”的概念,认为风、湿、火、痰、瘀等毒邪是致癌与促癌的外因,伏毒内蕴、正气不足是致癌的内因,提出“固本排毒”的肿瘤治疗思想。先后研制消积止痛散、胃癌I号方、肺癌I号方、保元排毒丸等制剂和经验方,在胃癌、肺癌、胰腺癌等肿瘤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熟悉掌握现代医学信息技术,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在肿瘤的介入治疗、超声聚焦热疗、多途径化疗方面经验独到、颇有建树,在省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药抗癌协会副主任委员。主持省级课题四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一项。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6年至今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