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在建最长最宽湖底隧道——无锡太湖隧道马山段首次回水成功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11 14:01:33

6月10日,国内在建最长最宽湖底隧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迎来重要节点,马山段临时大堤段顺利完成回水,“潜入”湖底,恢复太湖湖面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回水量4.5万立方米,为后续的“陆岛转换”打下基础,这也标志着中交三航局太湖隧道项目部抢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大堤恢复,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正在向太湖湖面深处挺进的太湖隧道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被称为沪宁第二通道,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对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全长10.79公里的太湖隧道,为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回水后的临时大堤段

记者了解到,本次回水的临时大堤段是太湖隧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太湖隧道采用堰筑法施工工艺,从岸边向湖中逐段分仓推进,先围堰、再抽水、开挖、主体建设,每完成一仓主体工程建设,将进行回土、回水作业,并逐步恢复湖面。在前期基础施工过程中,中交三航局太湖隧道项目部先后克服了深基坑作业,在地下20米狭小的作业空间内,项目部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基坑采用井点降水法,设置909个井点,进行抽排水,保持基坑干燥。设置一个混凝土支撑两道钢支撑等三道支撑,加强支护。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确保各个工序质量安全有序可控。

回水作业现场

此次完成回水作业也见证了重大项目抗疫复工的付出。因去年汛期影响,临时大堤破除比原计划晚了三个月,再加上疫情影响,让本就紧张的工期更是雪上加霜,拖延了五个月。自今年2月20日复工以来,三航建设者打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组合拳”。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包车,在无锡市地方各级政府、交通局及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对1420名工人分批进行了3次核酸检测,检测报告结果全部显示为阴性,确保复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项目部倒排工期,每周一项目班子例会、每周日的安全生产例会雷打不动,及时解决现场问题。目前施工现场工作面已全线展开,200多台机械设备,30多艘施工船舶,1600余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创造了从复工至今每月产值过亿元的硬核“成绩单”。最终抢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湖面大堤恢复。

2500名工人正奋战在太湖隧道施工现场

无锡太湖隧道马山段首次成功回水,不仅完成了重要节点的突破,也拉开了整个太湖隧道东西并进工程建设会战的大幕,标志着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向着通车目标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