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这个脆弱的“小可爱”曾让Angelababy发声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11 18:51:14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四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这四个品种中,穿山甲引发了最大关注,网友们大呼“终于”!其实从6月5日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专家分析,两项举措意味着,穿山甲将不再入药,从临床上消失。

穿山甲被药典除名,Angelababy再次发声

近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同时被“除名”的中药品种,还有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据了解,马兜铃和天仙藤未被收载原因可能由于两者都存在肾毒性,而功效为泻火明目的黄连羊肝丸未收载,可能由于其处方中含有夜明砂,即蝙蝠类动物的粪便。

在四个被“除名”品种中,穿山甲引发了最大关注。

虽然有个很“豪横”的名字,但穿山甲其实是种脆弱的动物,武器只有一身甲片,遇到危险只能把自己团成个球,遇到人类毫无还手之力。有数据显示,国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甚至更多,这意味着穿山甲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少见的,距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

Angelababy微博为穿山甲发声

提升穿山甲保护级别、制定保护计划、加强对非法猎杀和交易的打击,被呼吁多年。对穿山甲,网友们也心疼了很多年。在被《中国药典》“除名”后,曾经怀抱穿山甲做公益宣传,呼吁不要食用穿山甲的Angelababy也再次转发相关微博,表示“一起守护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我们不应该让它从大自然消失。”

专家分析:

保护提级+药典除名,穿山甲确实很快会消失在临床

在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后,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临床上禁用穿山甲了呢?江苏省中医院中药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姚毅告诉记者,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从中医用药的临床规范上来讲,只要被《中国药典》收录过的药材,哪怕新版本没有但旧版本有收录的,那在临床上也是可以使用的。除非国家明确颁布禁令禁止使用,例如含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成分的青木香等,才会即刻退出临床。

在公布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消息的前几天,也就是2020年的6月5日,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姚毅主任告诉记者,在保护等级提级之后,几乎不可能再批准正规渠道地捕杀穿山甲用于药用。在两项措施叠加,随着医院尚有的库存被消耗掉,穿山甲会很快消失在临床上。

这不是野生动物第一次退出“药材界”

《中国药典》2020版编制大纲中曾明确提出,“对于野生资源枯竭、商品匮乏、存在明显安全性、伦理等问题(如化石类、人类胎盘类、动物粪便类等),以及基础研究薄弱的品种从药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药典。”专家分析,作为枯竭的野生资源,或为穿山甲未收载进本次药典的原因之一。

姚毅主任告诉记者,其实从穿山甲成为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后,中药市场上的穿山甲就已经在减少了,供应断断续续,像是江苏省中医院,现在几乎就没有库存。

和穿山甲一样变得稀有的动物性药材,还有虎骨、麝香、犀牛角等等。

记者了解到,这也不是第一次野生动物相关的药材退出“药材界”。1993年,国务院就发布过《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禁止犀牛角和虎骨相关的一切贸易活动。在禁令实施后,多用水牛角等其他药材替代。本次没有被收载的黄连羊肝丸,也是与处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类动物的粪便)有关。

影响:一些经典方药需要重新组方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穿山甲以鳞甲入中药,具有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闭经、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等症。

姚毅主任告诉记者,在临床上,穿山甲片主要在妇科使用比较多,普外科等科室也会有涉及。很多中医经典方中,如《丹溪心法》中的山甲汤、《普济方》中的穿山甲散等,以及现有的医院制剂里,也会用到穿山甲片组方,实际上,这是中医的一个常用药。

姚毅主任表示,中医很少有单味药单独使用,中医药治病,还是需要辩证施治、以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为主,需要一个方子中的各味药材协同作用,不可能说单吃穿山甲就能通乳、就能消痈。在穿山甲退出临床之后,中医会尽量使用相似功效的替代药材。“除名”对中医药的影响也将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一些与之相关的中医经典的方子面临重新拟方,一些现有药品及重要制剂中含有穿山甲片的,也需要从药方开始重新设计,并重新提交药品申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