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丨桃花灼灼春水生
来源:扬子晚报
2020-06-16 12:11:20

图/视觉中国

◇姚秦川(原创)

出单位大门往右拐,步行百步余,便是西安有名的环城公园。春分时节,刚入公园大门,便有微醺的花香扑鼻而入。放眼一看,不远处生长的几十株桃树开花了,繁花似锦,落英缤纷。

唐代诗人吴融写有一首《桃花》的诗:“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开头部分,诗人先用泼墨写法,将桃花的艳丽表达得淋漓尽致;继而,又用烘云托月般的浓墨重彩,由桃树、桃花“波及”到整个春天,让美不胜收的春日盛景尽收眼底,就算不去现场,也能感受到那热烈繁华的场景。

相比吴融,宋代诗人吴泳显然更是赏桃花的行家里手。每逢春天,他便要作一次“堰上行”。挑一个晴好天气,整衣出门,待看到“桃花灼灼春水生”后,吴泳便心情大好,非要游玩上一整天不可,直至傍晚时分,他才“燕泥新湿花雨湿斑,四牡趣响东郊还”。吴泳这首《堰上行上周宪》读起来确实妙趣横生,生机盎然。

到了近代,鲁迅写的《桃花》一诗也颇为好玩:“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我说,“好极了! 桃花红,李花白……”这首诗当时发表于1918年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当时署名唐俟。对于已近不惑之年,且经常浓眉紧锁的鲁迅来说,能写出这样诙谐幽默的诗来,也真是难能可贵了。当然,鲁迅写作此诗并不是玩乐,他其实以杂文家的眼光,想借桃花来揭示当时社会沉浮和人生百态罢了。

当然,有人喜欢桃花,便有人不喜欢桃花。《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史湘云作《供菊》诗:“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流。”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操如同秋菊,而对在春风中摇曳弄姿的桃李不屑一顾。当然,春风桃李经常用来比喻追求世俗荣利之人,被眼头甚高,同时以冰清玉洁示人的史姑娘瞧不上眼,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管有人喜,还是有人厌,桃花自是不与世人争。她想要展示的,只是春日里的那一抹自有的灿烂和明媚,并孤守一隅,从花开到花谢,从繁华到落幕,认认真真地走过自己每一个一样或不一样的春天。这样的脾性,端的是更加惹人爱怜了。(来源:扬子晚报 禁止转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