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中被曝有儿童不宜的内容 心理专家:孩子有可能会模仿书中的自杀情节,家长应正确引导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17 18:39:37

近日有微博网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读物《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有“美化自杀”桥段 ,对此,该出版社编辑回应称,目前该书已经全面下架。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家长也反映不少儿童读物中都有一些儿童不宜的内容,这其中就包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气包马小跳》、《米小圈》、《狼王梦》等。

儿童读物中被曝有儿童不宜的内容

12日,微博网友“钢笔样子”在网上爆料称儿童读物《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中出现自杀桥段的描写,质疑是否适合给小学生推荐阅读,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家长也反映不少儿童读物中都有一些儿童不宜的内容,这其中就包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气包马小跳》、《米小圈》、《狼王梦》等。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中被质疑的片段是这样的:“我再也承受不住人们的白眼和冷嘲热议。这天早晨,我早早地到了学校,爬到了教学楼的顶楼——第十四层的阳台上,无比留恋地最后看了一眼那正在东边冉冉升起的朝阳。我想那恐怕是我今生最后一次看到太阳了。我决定结束自己的一生。我纵身从教学楼跳了下去,教室的窗户一扇一扇地从我身边掠过,我像一片树叶一般飘向大地,然而我我并没有掉到地上,却坠入一个绚丽无比的隧道里。”该博主称,他读三年级女儿问他死后会进入什么隧道。

也有家长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天真妈妈》中也涉及到自杀话题,具体内容出现在漫画版的旧版中:马小跳因为被妈妈逼着弹钢琴,自己没有音乐细胞,感到很烦恼。于是他跟同学发牢骚说,“哪一种方式自杀比较好?”同学回答说:“拴根绳子在脖子上,再找棵大树子吊死。”马小跳说“不好,上吊的人舌头从嘴里伸出来好长好长,自己没有吊死,倒先把别人吓死了。”同学说,“那就从楼顶上像鸟儿一样张开双臂飞下来。”“这也不好。”马小跳顾虑重重,“那死不瞑目的样子,把别人吓死怎么办?”“马小跳,你这人好奇怪,自杀就自杀,怎么老问吓死别人怎么办?”

据了解,《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图书是儿童文学作家杨鹏创作的系列童话作品。该系列畅销十余年,成为当代儿童文学领域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经典图书之一。目前共出版52部作品,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在北京教育出版社版本中,书封面列有“新课标指定小学生必读书目”的字样。“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创作的儿童文学系列。

家长纷纷质疑,这究竟是读物还是毒物

在这篇质疑《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文章的评论区,记者看到,很多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儿童读物内容太恐怖,“我一直觉得是知名作家写的,又是指定的必读书目,以为没问题呢,之前买了几本,没想到居然有自杀情节”“还是多看看经典书籍吧,这些书我已经不太相信了”,“这究竟是读物还是毒物呢?之前还纠结要不要给孩子买,现在想想很庆幸没买”。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中有跳楼情节并不是个例,“《淘气包马小跳:天真妈妈》书里有自杀情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里也有跳楼自杀,这就说明不是个例”,一位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不敢相信,儿童读物里竟然会有这些不健康的故事情节。”张女士说自己的女儿才上二年级,这样的书就是给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看的,而且作者都还是知名作家,对此她表示完全无法理解。

出版社回应称书已下架

对于网络上的质疑,北京教育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已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全面下架,此后会加强内容把关,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记者在北京教育出版社自营商店搜索,确已无此童书售卖。但市面上还有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多版本仍在售卖。

而对于“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天真妈妈》里涉及到的自杀话题,原著作者杨红樱解释说,“早在一年前就做了删改,现在的版本已经没有了。”记者在翻阅今年新版的《天真妈妈》文字版的原著时,也的确没有看到关于自杀的相关字眼。杨红樱表示希望读者认真读《天真妈妈》文字版的原著,读完整的故事,“断章取义是最坏的读书方法。”

专家建议家长的正确引导很重要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阅读这类儿童读物,是完全不适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孩子都会有好奇心,会有猎奇心理,他们在看到书中描写的自杀,跳楼等情节,就很有可能去模仿,最可怕的是还有可能群体模仿”,袁勇贵主任说,他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小朋友推倒了一位孕妇,只是因为在书中看到推孕妇会流产,于是就想去推一下看看怎么流产。袁主任认为并不是说儿童读物要对死亡、性教育这些内容避而不谈,而是要以合适、健康的方式来讲述这些内容,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

袁勇贵主任建议,家长在购买这些儿童读物前,可以自己先读一遍,看看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另外,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这样就可以及时引导,帮助孩子对书中内容进行正确的思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