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盛世美颜”“绝色丽人,美哭了”“一颦一笑皆是美艳”“仙女跳舞”……6月16日江苏卫视618超级晚会上,佟丽娅与重庆市歌舞团合作演出的舞蹈节目《芒种》这两天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明星、舞蹈、改编等相关话题的争议。其实该节目刚播出后,先是收获了网友对佟丽娅古装造型的一致赞叹。这段舞蹈出自舞剧《杜甫》中的华彩段落《丽人行》,演出视频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后,《杜甫》的几位编舞作者及原剧领舞则先后在微博上发声,对于这样的改编表示不能接受。舞蹈艺术有“流量”不好吗?为啥主创人员反对声这么大?明星这样带艺术“出圈”,OK吗?
又见佟丽娅古装,
一舞惊艳,网友点赞“盛世美颜”
“网红神曲”《芒种》最近特别火,上个月张韶涵刚与洛天依破次元合唱了这首《芒种》,当时张韶涵的精灵之声和古风旗袍造型特别受好评;上周黄龄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初舞台上也选唱了这首歌,其独特的嗓音和演绎使她得到了全场第二名的佳绩;紧接着就是佟丽娅表演的舞台《芒种》。当晚演出前,佟丽娅就在微博发出美图,配文:久违了!粉丝在评论中纷纷留言:古装太美了,姐姐多接古装剧吧!当晚演出后,微博上大家都在刷佟丽娅“盛世美颜”“太仙了”“古装造型惊艳”……因为当天微博热搜停更还未恢复,不少粉丝半开玩笑表示“微博欠姐姐一个热搜”。大家都知道,佟丽娅是专业舞蹈演员出身,演出结束后她自己发微博:“穿着古装,跳个舞”,看得出来她自己也很享受这次回归舞蹈的表演。
舞剧为明星伴舞?
原剧编舞集体发声:不接受!
其实,当晚节目后就有舞蹈迷表示:这段舞蹈不是《丽人行》吗?从服饰、动作到编排,都与舞剧《杜甫》中的《丽人行》基本一样的啊,只是把舞剧中的配乐改成了“神曲”《芒种》,这是赤裸裸的抄袭吧?不过很快有网友指出:这个节目的合作单位就是舞剧《杜甫》的制作演出单位重庆市歌舞团,跟佟丽娅共舞的舞蹈演员也是该团的演员。演出前一晚,重庆市歌舞团官方微博也转发了晚会官宣的演出消息称:“六月十六天气新,江苏卫视多丽人”。
也就是说:说抄袭是个误会,因为这段舞蹈跳的就是《杜甫》中的《丽人行》,但的确重新改编了,将原剧中这段音乐换成了《芒种》。对于“抄袭”一说,江苏卫视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重庆市歌舞团方面已经转发并点赞了节目,不存在抄袭之说。
接下来,对于这段改编和演绎,舞剧《杜甫》的总导演及舞蹈编导之一周莉亚率先在微博上发声质疑并艾特了重庆市歌舞团:“我想问舞蹈《芒种》是个啥?请你们尊重艺术作品@重庆市歌舞团,为何要把好好的作品活活糟蹋成伴舞?既然你们要消费《丽人行》,靠着它扬名就请用专业精神保护它,我们舞蹈艺术和舞蹈人的尊严是需要自己去维护的”,她坦言自己“气愤到极致”。紧接着,另一位总导演及舞蹈编导韩真转发这条微博时表示:“十年前发誓再也不编伴舞的我觉得惭愧!”她还晒出了自己发在朋友圈中对此事的立场:“这种给明星伴舞的活儿能不接了吗?既然靠着作品扬名就该用专业精神保护它”。而原剧《丽人行》中的领舞、演员郝若琪也发文表示作为舞者自己看到《丽人行》这样出现在观众面前喜忧参半,“喜的是观众审美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热爱和欣赏舞蹈”;“忧的是舞蹈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没有得到应有的完整、完美呈现和尊重”。另一位舞蹈编导李超则表示:“一年多的创作、近五年的沉淀,岂是朝夕之间就能复制”。
“出圈不好吗?美不就好了吗……”
艺术创作者为啥要较真?
“为什么艺术创作者要那么较真?作品出圈不好吗?这样固步自封怎么搞艺术?美不就好了吗?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恶补舞蹈的故事。我今天看到了以上这些问题,想想还蛮具有代表性的”。演员郝若琪点赞的一条微博长文提到了对于这件事很多网友的不解,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不少人以明星带动出圈来评判作品好坏,从传播力度倒推艺术作品质量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恰恰是因为《丽人行》的创作精良考究,舞剧《杜甫》的深远沉郁,才使得这个作品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是搞艺术的人格局小、不接受商业传播、不融合市场、不同意改动吗?断然不是。如果格局小,把观众当韭菜,饭来了接就好。正因为格局大,给观众以尊重,才要懂得拒。这不是固步自封,这是严守底线,敬畏艺术”。
对于此事引起的热议和其中艺术与出圈的边界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副团长宋菲尔,她坦言自己也是因为朋友圈频繁刷对这件事的议论才去看了演出视频,“说实话,第一视觉观感我也是只顾看佟丽娅的美了。我能理解普通观众,古典舞本来也是很难的,圈子里的人会看动作,但晚会的受众群是大众,大家肯定更多是看明星,看颜值,看造型”。但作为一个专业舞者她表示非常懂几位导演和编导的立场,“跟原剧中《丽人行》的音乐《双面燕洵》相比,节目中的音乐《芒种》跟舞蹈的确是不搭的、不专业的,作为主创人员,看到自己作品剧中的专业演员给明星伴舞,肯定是不舒服的”。
宋菲尔坦言,其实对于舞蹈如何出圈及得到更多的关注,作为圈内舞者来说自己也很迷茫,推广和流量当然是需要的,“比如《杜甫》这部剧圈内都很关注,但我还没机会去剧场亲身体验。在网上看到那段《丽人行》就是因为《杜甫》跟抖音的合作推广,非常成功,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舞剧、发现舞蹈之美”。但如何市场化、如何获得流量、如何实现出圈,舞蹈人有舞蹈的坚持和倔强,“舞蹈的推广很难很难,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然好啊,但不能脱离舞蹈本身。结合明星和节目走上大众舞台这个想法是好的,但这种形式舞蹈演员很吃亏。市场化的尝试真的要慎重,要尊重原创和导演的想法。应该是优秀舞剧作品的水准得到认可,带动大家去学去发现美,包括明星参与这本身都很棒。但不能是观众因为明星长得美才去关注到这个舞蹈,这就喧宾夺主,反掉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