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百年老店,扛不住了?
来源:新华网
2020-07-03 13:09:37

最近的一条微博热搜,让许多人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企业奥林巴斯(OLYMPUS),近日在官网上发出了公告,宣布放弃相机业务,并把相机业务转让给 JIP 公司。

今年 2 月奥林巴斯才刚刚发布了新款无反相机,整体都还在为原定今年夏天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做准备。想不到几个月后,奥林巴斯就宣布完全退出这个行业。

要知道,奥林巴斯在相机业务上已经耕耘了整整 84 年。

1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用这句话来形容奥林巴斯宣布正式退出相机业务,再合适不过了。

奥林巴斯是一家致力于光学与成像的百年企业,创建于1919年,总部位于东京。1936年,奥林巴斯凭借其光学技术的优势,开始进军相机业务领域,推出第一架相机产品。

▲奥林巴斯第一架相机产品“Semi-Olympus I”

在20世纪上半叶,只有少数人拥有照相机。它昂贵的价格和难以减轻的机身重量,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这样的情况促使奥林巴斯思考,在不牺牲镜头光学品质的前提下,能否生产一款体积和重量更加“亲民”的产品呢?

于是,1959年10月,首台OLYMPUS PEN相机问世了。

▲OLYMPUS PEN相机

这款PEN相机当时售价只有6000日元,比同时期价格高昂的莱卡相机便宜很多。加之身材小巧、性能不错,PEN系列相机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尝到体积小巧相机带来的甜头之后,奥林巴斯继续发力。之后的奥林巴斯在相机界就像开了挂一样。在 1972 年,他们做出了当时最轻最小的35毫米单反相机,1991年推出了最赚钱的傻瓜胶卷相机μ系列。

▲奥林巴斯胶卷相机μ系列

进入数码相机时代后,奥林巴斯在2002年推出了世界首款高清录像系统 EVIS LUCERA,之后又推出了世界第一款 18 倍变焦的数码相机和5轴防抖技术......

然而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相机像素与画质不断逼近单反相机的背景下,奥林巴斯的相机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经营也陷入了困境。其数码相机业务出现了连续3年的赤字,2019年的亏损额更是高达104亿日元(约6.82亿元人民币)。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这也令奥林巴斯相机失去了最后一个喘息机会。

未来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据日本相机与影像产品协会(CIPA)预计,2020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或比2019年减少23.3%,最终可能降至1167万部。

所以横看竖看,相机业务已经从奥林巴斯的荣光变成了不得不舍弃的业务。

2

光学与医疗

讲真,如果光靠相机,这个百年企业可能真的说没就没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日本许多光学企业,在通过光学发家后,都纷纷走上了与医疗相关的道路,奥林巴斯也不例外。

▲奥林巴斯显微镜

实际上,奥林巴斯早就开始转型。

2019年1月11日,奥林巴斯公司宣布了一项全面的转型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奥林巴斯在全球医疗技术领域继续发展,持续改善绩效,加速创造利益价值。

所以,不得不放弃的相机业务并不是奥林巴斯的主业,奥林巴斯现在八成的收入都是来自医疗设备领域。

奥林巴斯之所以步入光学领域,主要是由于日本近代制糖工业萌芽,工业制糖急需显微镜观察结晶。彼时,显微镜被德国和英国等西方科技大国垄断,价格高昂。为了填补这种大量进口外来仪器所带来的经济缺口,1920年,奥林巴斯创始人山下长带领团队研制出日本首款显微镜“旭号(Asahi)”。

▲奥林巴斯创始人山下长

这一成就不但打破了欧洲国家在显微镜领域的技术垄断,也让奥林巴斯这个当时还年轻的企业,在世界光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927年,奥林巴斯的“昭和GK”浸油式显微镜开始销售,这款产品是当时日本显微镜工业的技术最高峰,也成为日后支撑奥林巴斯显微镜事业的代表产品之一。

1950年,奥林巴斯又成功制造出世界上首款可供实际使用的胃内照相机,并在1952年推出GT-I 胃镜照相机。

目前,在全球胃肠内窥镜市场,奥林巴斯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70%。

就在奥林巴斯转卖相机业务后,6月25日,奥林巴斯股价大涨11%。26日小幅回调1.15%。今年以来,奥林巴斯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60%。

这也反应出市场对奥林巴斯甩掉连续亏损的相机业务,深耕医疗领域非常看好。

3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升级吧

奥林巴斯相机业务的“陷落”并非个例,比奥林巴斯规模更大的尼康公司,其映像事业部门在2019年出现了171亿日元(约11.22亿元人民币)的赤字。目前,尼康公司已经开始实施生产基地重组与人员削减计划,希望在2021年达成削减500亿日元事业经费的目标。

比尼康规模更大的佳能2019年的营业收益大幅减少了62%,为482亿日元(约31.62亿元人民币)。而同样是承载无数人记忆的卡西欧照相机,早已经在2018年宣告退出消费类卡片机业务。

然而不约而同地,上面这些日本老牌光学企业纷纷选择医疗领域,作为其通向下一个世代的船票。

例如佳能收购东芝医疗后,医疗很快成为其第四大业务,并且增长势头稳定。除了尝试把照相技术用于PET-CT等精密医疗检查仪器生产上之外,佳能还将图像处理系统技术用于机器人生产系统管理与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

此外,佳能开始与安川电机、发那科以及丹麦的优傲机器人(UR)等公司合作,扩大佳能照相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使用。

尼康也引入了医疗器械的经营,虽然暂时没有起色,但未来或许是一根救命稻草。

曾经担任奥林巴斯的相机设计师职务的米谷美久,在奥林巴斯相机业务还如日中天的时候,曾说过一番话:“企业必须有经受任何变化的能力,并且有永不停歇的气势。”

如今来看,这句话既像是预言了世事变化的无常,更道出了企业生存的真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