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羽
兰 园
兰园是一小巷,非但无兰,还颇为曲折。在六朝松下读书时节,宿舍就在文昌桥。文昌桥宿舍区往北,有一偏门,通向兰家庄,从这个兰家庄往东不远处,即向南走,就是兰园。
兰园两侧,有南外的校园,更有东大的生活区,当年也有不少民国建筑星散其间,如兰园7、8、9号,有说是蓝衣社曾在此处办公,也有人说德国大使馆也曾在此地,而桂系要角白崇禧、李品仙、夏威等也曾在此居住。
今天提到兰园,是要说说蓝玉这个人。是的,明朝开国大将曾被封为凉国公的蓝玉的府邸就在此处,而蓝玉最终因为惊天大案被诛杀灭族剥皮实草,这就是史称的蓝案。蓝玉被杀,巷名留存,虽然蓝讹传为兰,总算留下一点踪迹,任后人凭吊闲话。
众所周知,在明朝开国元勋中,蓝玉属于后起之秀。他是常遇春的内弟,年龄要小于常遇春。虽然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称誉这位内弟,但也许他过于年轻,也许朱元璋还要继续观察,总之,蓝玉的地位并不显赫。朱明开国之初,威名赫赫的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兄弟、傅友德父子等。
但伴随着徐达、常遇春、邓愈等人的凋零病故,蓝玉大放异彩,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基本摧毁蒙元势力,更是让他名震天下,被朱元璋誉为朱明的卫青与李靖,这个高帽子令蓝玉怎不飘飘然?朱元璋给蓝玉的封号本来是梁国公,太子太保,而非太子太傅,位置在冯胜、傅友德之下,蓝玉大发牢骚,愤言道:我就不能做太傅吗?骄横跋扈之态,令人侧目。更有风传,蓝玉奸污元妃,令元妃蒙羞自尽,有失大将风范,也让朱元璋耿耿于怀。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并命人将蓝玉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铁券凭证上。蓝玉对这个“凉”,怎能心服口服?
蓝玉像
蓝玉是安徽定远人,与胡惟庸是小同乡,都属淮西集团。他从军之时,近水楼台,在开平王常遇春帐下效力,有胆有谋,表现不俗,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常遇春年仅四十岁,死在河北柳河川。蓝玉失去了一个靠山与导师,但也开始逐步显现其锋芒。举例说其军功:
洪武四年(1371年),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即今日成都。
洪武五年(1372年),在第二次北征蒙元的沙漠之战中,在野马川打败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游骑,又打败在土剌河扩廓的军队,扩廓遁逃。
洪武七年(1374年),带兵攻克占领兴和,俘获蒙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
……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军继续向北征讨,出大宁,进至庆州,探知元主在捕鱼儿海。蓝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赶到百眼井,此地离捕鱼儿海四十里,仍不见敌兵,蓝玉欲引兵返回。定远侯王弼建言道:“我们率军十多万,深入漠北,毫无所获,如此班师回朝,怎么向皇上复命呢?”蓝玉便下令军队穴地而居,不见烟火,乘夜赶到捕鱼儿海南边。当时敌营还在海东北八十余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骑兵迅速逼近敌营。元军以为明军缺乏粮草,地形不熟,不能深入,故未加防备,加上大风扬起沙尘,白天如同黑夜。王弼率军突然冲至敌营,元军大惊,仓促迎战,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蓝玉俘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捷报奏传至京,朱元璋赐诏奖励慰劳。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蓝玉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
真可以说军功无数了。
可是,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太子朱标死后第二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蓝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藉田,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朱元璋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剥皮实草,传示各地,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究其党羽,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为警诫群臣,朱元璋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史称“蓝玉案”。
蓝玉案,众说不一。赵翼先生有《胡蓝之狱》一文,考辨甚详实。前文已经提及,蓝玉为常遇春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作为太子妃的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某次,蓝玉从蒙古班师回朝,面见朱标,他说:“我观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一举一动与皇帝一模一样。燕王非常人,他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小心!”朱标则不以为然:“燕王对待我非常恭敬,绝不会有这种事情。”蓝玉向朱标恳切陈辞:“我受到太子您的优待,才告诉您这件事的厉害,但愿我的话不会灵验,更不被我说中。”朱标默然不语。
至于说蓝玉居功自傲,狂悖无礼,大致也并非全是栽赃嫁祸。中山、开平二王死后,蓝玉多次统领大军,屡立大功,朱元璋对其优礼有加。蓝玉日渐恣意骄横,蓄养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蓝玉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蓝玉北征南返,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据说,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上酒宴时口出傲语,军中将校升降进退,大权操于他一人。朱元璋召见蓝玉及其部下后,还有私房话给蓝玉说,但蓝玉没有表态,其部下居然都不敢跪离,待蓝玉点头颔首,这才迅速离去,此事令朱和尚大为惊觉。
寒林落叶岁云秋,一代英雄黯然收。蓝玉被杀之年,究竟多大年龄?他大致与邓愈年龄相仿?或者与沐英同岁?这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