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是使用23G针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是一种方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因其准确性、效价比高,逐渐成为临床广泛采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是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不少患者因为对穿刺过程不了解,心里紧张、恐惧,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血管性晕厥、晕针。少数无家属陪伴,心情低落,引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王玉国对细针穿刺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收集梳理,为您解惑。
图源 视觉中国
穿刺过程和穿刺后疼痛是短暂和轻微的
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局部疼痛是短暂、轻微的。疼痛可影响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此外疼痛导致操作中断,但发生率不到0.5%。疼痛剧烈程度与穿刺针头型号、穿刺途经区域、医生操作熟练程度、穿刺次数等有关,一般针头型号越大疼痛越明显;穿刺途经邻近组织如血管、喉返神经,或胸锁乳突肌引起的疼痛比穿刺结节本身引起的疼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缺乏技能或对针具掌控不足可增加疼痛发生率,且加剧疼痛程度;值得提出的是,女性疼痛的发生率更高。
穿刺后局部疼痛可通过在穿刺部位敷冰块来缓解,常用的是冰块局部压迫止痛。不推荐使用局部麻醉预防疼痛,因为局部麻醉并不能完全预防疼痛。穿刺中的剧烈疼痛,预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内出血、甲状腺坏死或囊性渗出的可能性。药物止痛可选用扑热息痛,不推荐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穿刺中小量出血仅需局部冷敷处理
甲状腺穿刺出血是因结节内或结节外静脉渗血所致,与疼痛类似,穿刺中出血可导致操作中断,以及影响细胞学结果,因为标本中有过多红细胞。引起穿刺出血的因素有: (1)甲状腺血供丰富,尤其是甲状腺肿;(2)甲状腺结节静脉血管壁异常薄;(3)结节内动静脉分流,血流以较高的压力向血管壁薄弱的静脉分流;(4)穿刺中的牵拉使血管压力增加导致出血。此外,高血压本身也起一定作用。囊性结节抽吸后出血与穿刺引起结节内压力骤减有关。
严重的出血倾向是甲状腺穿刺的相对禁忌证,目前认为甲状腺穿刺可以在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的患者中进行。小量到中等量的出血不需要住院治疗,仅仅需局部冷敷,可在数天内自行恢复。大血肿可引起呼吸道阻塞,极少的病例出现不可控制的出血或大血肿,需要住院干预治疗。
穿刺引起的感染很少发生
感染的发生也很少,即便是免疫缺陷者。其原因为甲状腺有丰富血供、丰富的淋巴排泄系统、高碘含量以及完整的包膜。致病菌直接种植是甲状腺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穿刺后感染多发生在局部或系统免疫缺陷者中,在甲状腺癌或健康人群中亦可发生。其临床表现为穿刺后几天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伴随有高热,寒战,颈部疼痛性肿胀,甚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亦有轻症患者。也有穿刺后感染性甲状腺毒血症的报道。确诊有赖于穿刺抽吸液培养。细针穿刺后的大多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轻,且具有自限性。严重并发症少见,如大血肿,感染等。如果医生能及时充分认识和给予患者充分告知,可及时有效处理。目前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甲状腺穿刺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因而,临床在对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甲状腺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通讯员 罗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