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烽火下的“护宝”传奇,一场“文物南迁”的往事将穿过岁月长河再现。今天中午,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制作,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话剧《朝天宫下》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剧将于7月31日-8月1日首演。
文脉与国脉相连 再现故宫文物“南迁往事”
2020年适逢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回望故宫的“南迁往事”与国宝的命运浮沉。
据了解,该剧讲述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城,南京沦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宫地下文物库房的部分故宫南迁文物危在旦夕。在此危急关头,故宫人坚持“国家亡了,有复国之日。文物一毁,文化一亡,就永无复兴之望”的理念,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进行文化较量与文化抗争,终于使日本侵略军掠夺故宫文物的企图成为泡影,中华国宝得以保全。
话剧《朝天宫下》的聚焦所在正好回答了传承与弘扬的命题,本剧既能加深观众对故宫文物的了解,丰富对历史的思考,与此同时警示大家勿忘却这段浸满血与泪的历史,引发更多情感共鸣。通过舞台语汇表达,铭刻时代风骨,传承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探索根植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国故事,具有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打造文艺精品,《朝天宫下》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江苏大剧院组织创排了一批具有“江苏原创”标签的文艺作品,包括取材江苏作家毕飞宇的自制现代京剧《青衣》、讲述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建立南京安全区拯救数十万中国平民故事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联合制作歌剧《卡门》以及歌剧《木兰》等。江苏原创正源源不断地传遍江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好评。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表示:“原创话剧《朝天宫下》是江苏大剧院第五部自制作品,江苏大剧院成立以来,一直在整理收集优质剧本,组建精干的创作团队,力争持续高效打造高品质的艺术精品。” 《朝天宫下》的创排,也是聚焦江苏本土题材,秉持江苏人文情怀,致力打造“江苏出品”的又一次积极实践。
据悉,2019年底,江苏大剧院多次邀请著名艺术家召开艺术生产选题研讨会,经过多轮次研究,综合考虑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决定用话剧的形式切入“故宫文物南迁”之行,传播江苏声音,展示江苏面貌。
为打磨好这部匠心之作,讲好这段传奇的南京故事,江苏大剧院集结艺术中坚力量,请来了一批实力过硬的主创主演人员,由章
剑华担纲编剧、蔡向亮担任导演,郝光、肖明、马小宁、孙岚等任主演。本作品邀请的导演、设计师和演员,均为江苏本土力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江苏出品”。
11月筹备至今,该剧编剧、艺术总监章剑华九易手稿,蔡向亮导演和所有主演一起反复进行剧本朗读、排练……揣摩角色、钻研历史、琢磨语音习惯,对剧本进行精细化打磨,力求一字一句均符合历史背景及人物特点。
此外,剧院还邀请了舞美设计师陆野、作曲音效设计崔安强、灯光设计杨庆锦、服装造型设计赵谨、化妆设计王雯婷、多媒体设计杨毅、道具设计洪亮、主题曲作曲印倩文等艺术家,为这部剧的舞台效果提供专业保障。
国之瑰宝,烽烟南渡。历史的回声依旧,故宫人的风骨长存,朝天宫看尽金陵千年光华,《朝天宫下》见证文脉与国脉的联结。相信这部兼具文学水准与戏剧呈现水平、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原创话剧,定会给每一位尊重历史、珍视和平、热爱生活的观众带来情感的共鸣、深刻的思考和心灵的成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