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儿科医生教你如何将睡渣“练成”天使宝宝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7-24 20:42:27

一碰到床就醒、一点声音就被吵醒、要抱着一边走一边摇……睡渣“小宝宝”有五花八门不好好睡觉的习惯折磨着家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医生,教你如何将睡渣宝宝练就成“天使”。

图源 视觉中国

第一步:了解宝宝先从摸清睡眠特点入手

中大医院儿科周妍医生介绍,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睡眠总量逐渐降低,一般0-3个月睡眠总量在14-17 小时左右,4-11个月12-15小时左右,1-2岁下降到11-14小时之间。宝宝的醒睡间隔也会逐渐延长,大多数3个月内宝宝白天醒1-2 小时,3-6个月宝宝间隔1.5-2.5 小时,6月-9个月宝宝间隔2-3小时,在这个时间后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宝宝睡眠规律的形成也是有规律的,3个月之内,出门容易入睡,3个月之后,外界环境对婴儿睡眠的影响增强,反而不容易在外入睡,此时昼夜颠倒等现象也逐渐消失。4-6个月期间是睡眠规律形成的关键时期。6个月之后白天的小睡能逐渐摆脱不规律打盹而形成规律小睡。

图源 视觉中国

秘籍:如何将宝宝由睡渣“练成”天使

好的睡眠先从打造适合入睡的环境入手,建议家长首先为宝宝准备好一个舒适的环境,一张温馨的小床,舒适的睡袋,合理调整温度湿度,夏天天气热,可以适度使用空调。可以使用安抚工具,如安抚玩偶、安抚巾、安抚奶嘴帮助孩子入睡。

准确识别宝宝的睡眠信号很重要,如宝宝打哈欠、揉眼睛、比平常更活跃或者烦躁、哭闹,当然要排除疾病、饥饿、换尿片、身体不适等情况。观察对比睡醒、睡前半个小时之内的状态表现,很快就能破解自家宝宝的独特睡眠密码。

家长还要注意做好笔记,把每天宝宝的作息记录下来,就能清楚得知道宝宝的作息规律,每天的吃奶量,活动时间,从刚出生的按需喂养,逐步引入“吃-玩-睡”的作息规律。同时尽量安排宝宝尽早入睡,很多小月龄的宝宝入睡再晚早晨也是定点醒,这时候安排尽早入睡可以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问题:宝宝不舒服就变成了“睡渣”

如果宝宝是个小睡渣,还要警惕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只是他们还不会表达,只能通过不睡觉、哭闹来抗议。

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容易遇到肠胀气。这就需要家长要避免过饿喂奶,减少宝宝哭闹能有效减少胀气的发生。母乳喂养的妈妈注意避免进食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奶瓶喂养的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奶嘴控制流速、选择放胀气奶瓶。喂奶后拍嗝,做排气操、俯卧趴、飞机抱都是很好的选择。对于胀气厉害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另外,胃食管反流、昼夜颠倒、过敏皮疹等都是影响睡眠的因素。

前三个月胀气期过去后,好不容易能安睡了,但有一些宝宝在这时候又刚刚学了翻身,新能力get后,于是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展示一下新能力,家长会发现宝宝醒着、睡着都在翻,不让翻或者翻不过还哭,家长又会崩溃觉得宝宝睡眠倒退了,这种情况下可以安排宝宝多做翻身练习,消耗体力。

在经过开始的0-6月后,因为不舒适引起的睡眠问题减少,睡眠习惯及作息对宝宝的睡眠影响会更大,这时候就可以逐步开始培养自主入睡能力了。

通讯员  刘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