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职场PUA,走开!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7-28 10:34:50

最近,职场PUA是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职场PUA多发生在上司和下属之间,上司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打压方法,让下属丧失自信,最终唯命是从。心理周刊开设的心理聊吧里,一位化名为小木的年轻人,讲述了自己作为高端人才被引进公司后,被心理打压到自信心一点点消磨殆尽的过程。在工作中,上司批评和教育新人其实很正常,如何区分是前辈对后辈的指导,还是职场PUA呢?来听听心理咨询师的分析。  

倾诉:曾经被PUA到怀疑人生

亦舒说过,人的心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在那个黑暗的角落中藏了些什么,外人很难知道,有时连当事人自己也不愿意面对。

我是作为高端人才被引进到现在这个公司来的,名牌大学金融系毕业,手里还握有几个很能拿得出手的行业证书,工作近10年,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正好。来之前的我可以说是踌躇满志,心里更对未来职场发展有着充足底气。

到新公司刚两周,手边的工作还没有完全理顺,某天,分管业务的张总突然宣布,公司所有业务主管下午参加临时技能考试。结果可想而知,作为新人的我,虽然仗着以前的知识储备没有垫底,但成绩和其他部门同级主管相比,完全是让人心怀惴惴。

周一例会,张总偏偏还指明让我发言,谈谈对企业文化和业务考试的感想。当时,考试成绩条就在我手边,揪心的分数让我只能边谈边隐晦地检讨自己业务的不足,说到一半时,公司一把手老总就盯着我,低声问张总:不说是业中高手吗?我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后面自己都不知道又说了些什么。

首战不利,让我在公司一切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再不复以前的意气风发。但很快,张总把一家房地产的大项目交到了我的手里,工作是我的强项,我正要暗舒一口气的时候,张总告诉了我一个很近的截止时间,我心里明知道这个工作量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就请求张总再把时间延长些。

张总打断我说,我这也是为你好,还貌似体贴地告诉我,不要对业务考核的分数有压力,要把心理压力化成工作动力,用工作实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后,还一再强调,我相信你不会拖公司后腿的。我还能说什么,只能选择闭嘴不言。

接下来是白加黑、五加二的加班加点工作,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成了常态,远远超出能力范畴的时间和工作量安排,让我整个人没精神不说,就连工作进展也始终不理想,以至于隔三差五就要被张总喊到办公室,面对面地问责,不满意的同时,话里话外明示暗示地提醒我,我对你已经很好了,是我照顾你的面子,才把你叫到办公室,不是当着其他同事的面问结果,是我一次又一次替你扛下其他老总的各种不满。

每次从张总那儿出来,我的情绪都要低落内疚大半天,不停地反思自己,到底是哪儿又出了问题,哪儿还需要快点弥补,哪儿需要赶紧再加班推进……久而久之,偶尔不加班的时候,反而会产生内疚和负罪的感觉。

自从进了这个公司,不停地加班复加班,张总说这是让我更快地融入工作,从量变到质变;安排诸多不擅长的事给我,鼓励我不抛弃不放弃,张总美其名曰这叫开发最大工作潜能;公司给机会锻炼我的斜杠能力,还说我以前的职场太过单纯,潜台词就是档次不够高,业务能力不够强,还喜欢时常带着玩味的笑容问我,你当初是怎么被猎头挖到我们公司的?运气真是好!吧啦吧啦之类的话,搞得我每次都觉得自己干的活和领的薪水严重地名不副实。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的自信心一点点被消磨殆尽,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张总对我说了一句话:小木,你知道吗,公司人才济济,你根本不算什么!                 小 木

图 | 视觉中国

分析:分清职场PUA,学会说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冰表示,一说到PUA,我们可能更容易联系到情感操控。这个词已经从情场衍生开来,延伸到职场中。它多发生在上司和下属之间,同样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打压法,让下属丧失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对上司唯命是从。

职场PUA话术有以下几种类型。

“你不行!”  这种类型的特点在于上司不断对下属的能力进行否定,摧毁信心,达到打压的目的。小木在不熟悉工作的情况下被动参加了考试。在考试后的会议上,上司用语言和行为对小木进行打压,并且几位上司都很快统一了战线,一边倒。可以设想,让小木参加的考试也可能是故意为之。后面的PUA就更为明显了,上司给小木安排根本不可能完成和不擅长的工作,否定小木的同时,也让小木开始自己否定自己,失去了正确的认知。

“我都是为你好!”  这种类型又被称为好人操控型。上司会表现出我都是为你好,其实是为了更隐蔽地打压对方,比上一种操控更可怕。小木遭遇的张总,也在使用这种方式,说是为小木好,让小木“化压力为动力”“不抛弃不放弃”“开发最大工作潜能”“公司给机会锻炼斜杠能力”。实际上是控制小木的精神,榨取小木的劳动。

“在我手下工作是你的运气!”  上司需要自己的话要被当成“圣旨”,需要下属对自己感恩戴德,言听计从。小木隔三差五就要被张总喊到办公室,话里话外明示暗示地提醒小木,已经对小木很好了,照顾其面子,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替小木扛下其他老总的各种不满,还暗示小木配不上这份工作等等。用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下属就被灌输了“你做得根本不够好,没人会要你,只有在我这你才能更好一些”之类的想法,不敢离开,继续为上司卖命。

在工作中经历上司的批评和教育其实是很正常的,怎么区分是不是PUA呢?这就要从上司有没有具体理性指引上辨别。正常的批评教育是具体的,指出什么地方没有做好,接下来要怎么改正。而职场PUA很模糊,它是一种精神打压,以情绪为主,小木遭遇的就都是语言打击,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遭遇职场PUA时,我们该怎么去做呢?

首先是相信自己的认知判断。在职场PUA中,操控者会不断用各种方式去改变被操控者的认知,目的就是为了让被操控者失去自我。在这种操控中,操控者往往职高权威,掌握着话语权。小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承受着一系列的压力和痛苦。小木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的认知判断,上司不是评判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当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不容易,尤其小木身处新环境,且身边没有人支持。

接下来,要寻求外部力量。操控者和被操控者之间往往是不平等的,操控者掌握着信息通道,会刻意屏蔽对方获取其他评价的通道,让对方听命于操控者。这时候,被操控者要寻求外部力量。让自己身边信赖的他人来帮助自己,这些他人可能是朋友、媒体、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等。当一个人从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时,就会得到更公正的评价。

此外,要有勇气对职场PUA说不,对不合理的工作要求说不,对肆意发泄情绪的操控者说不。敢于对抗,敢于离开。要始终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对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