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大太阳等绿灯,来一顶遮阳棚可好?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08 18:46:51

出梅后的南京,迎来了夏日酷暑。对于非机动车道上的行人来说,等红灯的时间最是“难熬”。总喜欢“躲”在树荫下,若无树荫蔽日,来一顶遮阳棚岂不快哉?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南京街头,发现遮阳棚并不多见,溧水区自2019年起开始推广遮阳棚。如今的实施情况如何呢?百姓反映如何?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本报记者进行探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实习生 章宇璠  摄制 许倩倩

市民点赞遮阳棚,棚内外温度有不同

“能遮太阳,能挡雨,很受用。”8月4日下午一点,本报记者来到珍珠南路与天生桥大道十字路口,四个非机动车道的红灯等待处都各设置了两顶遮阳棚,一共八顶。遮阳棚为白色双立柱、四角斗拱形式,顶棚大约长宽各四米。


溧水天生桥大道的遮阳棚

来往的市民对遮阳棚都竖起了大拇指。是否真的凉爽呢?记者在遮阳棚外用温度计测了一下温度为39摄氏度。在遮阳棚内待了几分钟后,温度则下降到36摄氏度左右。路过的一位环卫工表示:“夏天遮阳棚可以挡太阳,还能避避雨。行人还有警察都很受益。”而她平时过马路会来这边遮遮太阳,稍微休整一下。

遮阳棚外的温度

遮阳棚内的温度


过了十分钟左右,突然下了一阵雨,骑着电动车、自行车的市民们都措手不及。记者看到,很多市民连忙来到遮阳棚下,或穿上雨衣后出发、或耐心等待雨下完。

遮阳棚不挡视线,安全稳定最重要

记者从溧水区城建局了解到,2019年溧水区新建的道路遮阳棚共计28座,其中24座设置在城区人流量较大的主要道路路口,工程造价约为100万元。“建立遮阳棚是为了市民在等红绿灯时有遮阳避雨的场所,同时使得市民更好地遵守红绿灯规则。”溧水区城乡建设局市政科副科长芮俊告诉记者。

溧水天生桥大道的遮阳棚

遮阳棚虽能遮阳,但是安全更重要。记者过马路时,发现遮阳棚并不会遮挡视线。芮俊表示,当初遮阳棚结构设计主要考虑了安全和稳定性、美观三个方面,“安全和稳定性第一,即不能遮挡行车视线,且要稳定耐用;其次考虑美观效果。所以,遮阳棚的材质选择的是膜结构,膜材料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要轻的多,具有较强稳定性和极强的抗震性。”

遮阳棚后期维护是如何进行的呢?目前,溧水区的遮阳棚由市政专门养护队定期清理,并在刮风时进行观测。同时,施工单位有两年质保,每年会来进行检修。目前该区遮阳棚的使用一切正常,没有出现过问题。

问及遮阳棚的未来发展,芮俊表示,后续会根据市民反应和区政府的要求制定计划,在其他地方进行推广。

高温头顶大太阳,主城区市民盼有遮阳棚

随后,本报记者走访了建邺区河西大街、新街口等地方,并未发现遮阳棚。少则二十多秒、多则一百多秒的红灯在烈日下更显时间长,帽子、墨镜、太阳伞、防晒服……过马路的行人都“全副武装”,但汗珠还是不断往下淌。

泰州市区的遮阳棚

“当然希望有个遮阳棚,有时候下个雷阵雨还能躲躲。”在嘉陵江东街和庐山路的十字路口,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但是这个路口窄,还有几棵树,不适合装遮阳棚。”比起遮阳,市民更注重安全,“新街口这边人流量和车流量比较大,装遮阳棚不安全,行人可以从地下走。”来新街口逛街的南京姑娘小朱表示,“如果不对交通、安全有影响,我们挺希望有个遮阳棚的。”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