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韵不凡,足不出户赏国家级非遗!
来源:江苏微旅游
2020-08-09 21:33:49

扬州漆器为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

它历史悠久,品种齐全

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

2006年,扬州漆器髹(xiū)饰技艺被列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历史与传承

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当时漆器的造型和髹饰技法已有较高水平。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造型和装饰手法更为精美多变。扬州市郊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件,以彩绘漆器居多,器型繁多,图纹丰富。

唐代扬州的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已相当成熟,漆器被列为24种贡品之一。

明清时期,扬州漆艺臻于鼎盛,出现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著名品种,形成特有的地方风格。

现代扬州漆器制作工艺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制作等门类,品种齐全,技艺精巧,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其中,以扬州漆器厂出品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扬州漆器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紧密,在技艺上,以嵌玉及骨石镶嵌两种技术最为著名。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骨石镶嵌工艺。

骨石镶嵌工艺

什么是骨石镶嵌?

骨石镶嵌,扬州漆工沿用清代贡御称谓称“周铸”。扬州骨石镶嵌工艺的前身是《鬃饰录》记录的“百宝嵌”。

扬州骨石镶嵌工艺主要用于制作漆屏风、漆橱柜等。其选用的石料有: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和昌化石、内蒙叶腊石等,贝料有:蚌壳唇边、夜光螺、鲍鱼贝等,骨牙料有:牛牙板、牛肋骨、象牙等,木料有:红木、黄杨木等。

手工匠人根据材料性能因材施艺。如牛角、黄杨木要顺丝切片、顺丝雕刻,石料则要避让裂剥纹理,镂空精细的嵌件宜手工下料。较硬的材料如蚌壳、石料宜先用砂轮磨出高低,再用压砣雕刻。透明嵌件反面要垫色,木、骨嵌件要煎煮颜色,以弥补天然色彩的不足。夜光螺鲍鱼贝珠光灿烂,往往用于高档骨石漆器上的点缀。

本文来源:扬州文旅。图片来源:@江南紫云英、吴疆、@鸢尾。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