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 胡里山有尊沉默百年的大炮
来源:扬子晚报
2020-08-14 10:10:55

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时间充裕,总要四处看看,为的是少留遗憾,多开眼界。到鹭岛看什么呢?听战友介绍,主要看五个地方:鼓浪屿、胡里山炮台、陈嘉庚墓、南普陀和厦门大学,简要概括起来:一石,一炮,一墓、一庙和一校。

因军人职业的关系,我特意选中去海边看那尊炮,那尊沉默了百余年的炮,那尊见证着我国海防屈辱史的炮,那尊依然枕戈待旦的炮。

乌黑神勇的“克虏伯”大炮,威武雄壮地架在鹭岛东部的胡里山上,也称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依山临海,视野宽广,俯瞰东南,地理位置重要,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掎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因此被称为厦门的“八闽门户、天南锁钥”。这尊“克虏伯”大炮是十九世纪德国克虏伯集团生产的一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威名全世界。胡里山炮台是一个叫汉纳根的德国人设计,用优质的花岗石条建造,并以乌樟树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筑而成,坚固异常。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整个建筑糅合了欧洲半地堡式和中国明清时期防御阵地的结构模式,是研究我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珍贵史迹。

受疫情影响,游人稀少。好几处查体温,看证件,绕了好长的路,穿过一座厚重的城门,开始登胡里山顶。天空下着小雨,不想打伞,故意让雨滋润我沉重的心绪。一百多年前,这里是福建前线,是侵略者常觊觎的地方,数不清的炮弹落在这山上,无数将士挥刀奋勇杀敌,血染石头草木。路的两侧,不时可见大大小小的炮弹和弹壳,四处是战争的痕迹,四处写满悲壮的故事。

历史有幸,胡里山炮台保存完整,花岗岩城门、城墙,以及城楼、护城壕、清兵营房和炮台等,都保留完整。这时雨越下越大,下了寨墙台阶,便进了清兵大营,雨点正打在石墙上,打在树木上,发出啪啪的声响。营房分列两侧,中间是操场,用来每天练兵之用。城堡面积很大,有东西护炮炮座、暗道、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瞭望厅等。

胡里山炮台安装的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制造的全钢炮,口径280毫米,膛线84条,炮重50吨,炮长13.13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从寨墙的一侧拾级而上,登上临海的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东炮台。巨大的暗堡里,藏着一尊两轮巨型钢炮,它就是那尊被誉为世界上保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王——“克虏伯”大炮。大炮居高临下,雄踞峰顶,相同的两门大炮,一东一西把持着厦门的海岸,可叹现在仅存一尊。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强大的国防,胡里山炮台,实际上是今天国防教育最好的最生动的课堂。

关于作者

李根萍 资深媒体人,军旅作家,出版散文集《军旅印痕》《背倚青山 煮茶种花》《军旅琐记》

(原创专栏,请勿转载。图片为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