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赤卫队》说的就是她的故事!杨力仁分享新书中钱瑛传奇人生的六个“一”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23 22:05:10

“今年七一前夕,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撰写的《中共一枝梅——钱瑛》,这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角钱瑛同志是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钱瑛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她的光辉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今天下午,《中共一枝梅——钱瑛》杨力仁新书分享会在南京新华书店举办,杨力仁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前后耗时14年、翻阅了上千万字资料创作而成这部作品的幕后故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希望更多人了解钱瑛的故事:她是电影《洪湖赤卫队》女主原型之一,周恩来领导隐蔽斗争的主要助手、解放战争时期在蒋管区开辟第二条战线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而且钱瑛同志的革命经历更与南京有不解之缘。杨力仁坦言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我们在一起听听革命前辈的故事,默念他们的名字,看看他们的容颜,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更加激励我们去战胜前进道路的一切困难”。

杨力仁,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治部主任、巢湖军分区政委,中共巢湖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等职,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和政法工作,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出版和发表了100多万字的相关著述。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钱瑛生平,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史料,先后发表《钱瑛与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中央监委副书记钱瑛的传奇人生》《王汉斌五见“钱大姐”》《马识途的革命引路人钱瑛》《红骨埋在雨花台——忆黄励》等文章,是钱瑛研究的专家。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钱瑛的一生挚爱长眠在雨花台

在钱瑛的传奇人生中,书中提到了关注她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在上海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1928年年底,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一对相识5个月的年轻共产党员悄悄举行婚礼。新郎叫谭寿林,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新娘叫钱瑛,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处担任地下交通员。两人婚后不到百日,钱瑛接到中央组织部的通知,派她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革命”。两年后,钱瑛完成学业,从莫斯科返回上海不到两岁的女儿被她留在了莫斯科保育院。钱瑛回到上海与丈夫谭寿林短暂团聚后,组织上决定派他们夫妇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起程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突遭敌人破坏,谭寿林决定留下善后,钱瑛只身一人前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4月,谭寿林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谭寿林委托难友设法将自己的一件血衣转交给钱瑛。5月30日,35岁的谭寿林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杨力仁感慨:钱瑛与谭寿林结婚两年多,用钱瑛的话来说,两人“相处不到百日”。但是,在钱瑛的心中,谭寿林不仅是丈夫、是导师、是英雄,更是一生的挚爱,“谭寿林英勇就义后,钱瑛终身没有再婚,终身在家中悬挂谭寿林的遗像,终身珍藏谭寿林的血衣。直到1951年,钱瑛才知道他们唯一的女儿早已在莫斯科保育院夭折。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是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是一段倍受敬仰的爱情”。

杨力仁告诉记者,钱瑛这一生都与南京有着深厚的渊源:她的革命伴侣谭寿林是长眠在雨花台的英烈,在梅园新村纪念馆一楼大厅的汉白玉浮雕上,镌刻着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人的头像,右上角一位齐耳短发的清秀女子,就是钱瑛。如今,梅园新村纪念馆里,还珍藏着一张泛黄的户口卡,上面就有钱瑛的名字和照片。

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

《洪湖赤卫队》说的就是钱瑛

《洪湖赤卫队》绝对堪称脍炙人口,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钱瑛就是《洪湖赤卫队》中的人物原型。钱瑛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深感建立工农武装的重要性,她在担任中共潜江县委书记后,在领导农民运动的同时,建立了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游击队。1932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集中10万兵力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形势十分危急。钱瑛闻讯后立即率领300多名游击队员绕到敌人背后发起袭击,大大减轻警卫团正面作战的压力。后助红三军主力一举将敌人全部歼灭。钱瑛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运动和开展武装斗争的经历在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的文艺工作者根据这段历史创作了歌剧《洪湖赤卫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部歌剧的女主韩英和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迅速红遍全国。周恩来说:“我活了65岁,才找到这么一首革命抒情歌曲。”当年湘鄂西根据地负责人贺龙看了这部歌剧后高兴地说:“这个剧编得好,演得也好,台上的韩英典型地再现了当年的钱瑛同志。”后又被拍成电影,更是家喻户晓备受传颂。

一名铁骨铮铮的英雄——

钱瑛曾在南京度过4年监狱生涯

江苏第一监狱位于南京老虎桥32号,坊间又称老虎桥监狱,当年钱瑛就曾被关押在这里。1932年9月,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剿”下,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钱瑛辗转来到上海。后因秘书周超英叛变,钱瑛被捕。1933年7月12日,国民党江苏省高等法院判处钱瑛15年有期徒刑,移送江苏第一监狱服刑。钱瑛入狱后,江苏第一监狱的女政治犯已有28人。钱瑛、帅孟奇、夏之栩都是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共产党员,很快就形成了以她们3人为首的狱中斗争领导核心。期间,钱瑛等人先后4次组织绝食绝水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经过多次谈判,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钱瑛的命运迎来重大转机。1937年9月25日,钱瑛终于重获自由。从1933年4月至1937年9月,钱瑛在国民党监狱被关押4年零5个月。

一番腥风血雨的岁月——

钱瑛出狱后的一系列重要贡献

钱瑛出狱后受到组织重用,先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代理省委书记,为重建和发展湖北党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大革命时期湖北曾是全国共产党员人数最多的3个省份之一,1927年5月全省共有党员1.7万名。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下,湖北的党组织基本上被破坏殆尽,全省仅有30余名党员与组织保持联系。在钱瑛等人的艰苦努力下,一年后全省党员增加到3800余名。

1940年3月,钱瑛调入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这时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钱瑛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十六字方针”和“三有原则”。1940年3月,国民党特务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在最困难的时候,钱瑛到成都蹲点3个多月,组织川康特委负责人疏散和转移。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在湖北发动“鄂西事件”,逮捕中共400余人。钱瑛及时组织营救和善后。1941年7月,钱瑛临危受命,担任南方局领导下的西南工委书记,以备南方局遭到破坏后,继续坚持对西南各省地下党的领导。钱瑛对西南各省地下党实施坚强有力领导,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场扭转乾坤的战役——

开辟“第二条战线”迎来大转折

抗日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协商和平建国事宜。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周恩来考虑到中共代表团很快要撤离南京、上海、重庆的情况,决定派遣钱瑛秘密潜伏到上海,继续领导蒋管区的地下斗争。

1947年2月28日,中共中央获得重要情报,蒋介石在南京召见胡宗南,部署进攻延安,当天决定延安紧急疏散。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从2月28日到3月8日,4次电示钱瑛等人,要求迅速在蒋管区开辟第二条战线。并随即成立以刘晓、钱瑛等人组成的中共中央上海局。“五二零惨案”发生后,在钱瑛和刘晓等人的领导下,学生运动席卷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不得不释放全体被捕学生。

“五二零运动”后,钱瑛等人又组织了“反美扶日”“七九请愿”等百余次学生运动,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条战线,密切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大转折、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次生死时速的营救——

临危不乱,她果断处理这次转移

1948年年初,经周恩来批准,钱瑛与中共中央上海局的领导转移到香港,继续领导蒋管区的地下斗争。1948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被特务侦破,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相继被捕叛变,造成重庆地区和川东、川康党组织的重大损失,先后有133名党员干部被捕。6月17日,刘国定亲自带领特务到上海抓捕钱瑛,因钱瑛已于数月前转移到香港,特务扑了一个空。特务的大搜捕持续了7个多月。1949年1月14日,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被捕叛变。副书记马识途冒着生命危险将蒲华辅认识的党员全部疏散和转移出去,然后赶到香港向钱瑛汇报。钱瑛认为疏散工作还有漏洞,第二天立即派地下交通员飞到重庆,及时将蒲华辅认识的数十名党员干部转移到香港,避免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抓捕。这次生死时速的营救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后,钱瑛同志历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共和国首任监察部部长、内务部部长、中央监委副书记等职,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钱瑛同志在党内享有很高的威望,党内尊称她为“钱大姐”,群众赞誉她为“女包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