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行走】走进钦文老师的书房
来源:南京大学图书馆
2020-08-25 09:59:05

书房杂谈 | 钦文

幼时与父母住在筒子楼里,吃喝拉撒都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里,容不下一个书架的。印象里,家里只有几本小说名著和字典,随便放在什么地方。后来父亲分了个两居室,找木匠打了一个书橱,那些书终于有了一个归宿。上了学,几门功课里最喜欢的是语文和历史,父亲虽是理科生,倒也不介意,还鼓励我多读课外书,给我买过一些诗词选本。学校附近有家新华书店,放学后常去逛,母亲每月给我的零花钱大多换成了书。积少成多,于是很自然的有了我自己的书架。

学者介绍

钦文,任职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文学史、思想经典、文学选读、媒体形象学、口笔译等课程;研究兴趣在德国近代文学、域外中国形象、中德文学交流、德国出版与阅读文化。业余从事翻译,译作有《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拉贝日记》(合译)。

钦文老师的书房名为“雅恕斋”

南京篆刻家孙少斌先生题写

工作后教书,读书买书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出国学习工作之余,访书仍是我最大的乐趣。一箱箱的书寄回国,根本就没有考虑家里能否放得下。父母和妻子虽然偶尔也会有些怨言,但还是很宽容,想尽一切办法给我的书腾地方,定制了一个又一个书橱。即便如此,那些书还是渐渐占用了家里能够占用的空间,无论是阳台上还是床底下,给家人的生活带来了相当的不便。

书房一景

南大搬到了仙林校区,规划了教师公寓。原本可以分一套带电梯的房子,可是因为这些书,最后还是点了带阁楼的顶层套房,但是论资排辈下来,只能是没有电梯的房子了。这给搬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师傅们最不愿搬的就是死沉的书。满满两车的书卸到楼下的空地上,坐地起价是不可避免的了。为了这些书,也只能认了。看着师傅们气喘吁吁、浑身是汗,心里其实是很愧疚的。虽然为新居的客厅和书房订制了新的书橱,但终究还是有许多书无法上架,只能大致分类,堆放在阁楼里的各个空间内。即便如此,有了感兴趣的书依旧还是会买,于是又一次一次地搬上搬下。妻子对我说,她近来肩肘越来越使不上劲儿了,怀疑多半是一回回搬书落下的毛病。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心里不是滋味。

阁楼上的读书角

阁楼小房间里堆放的书籍

有些朋友戏称我是藏书家,其实我心里明白,自己不过是爱买几本书罢了,正如饕餮和美食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古今藏书家多为学问家,且精于版本之学。我的书里没有善本古籍,不过是些寻常货色。所买的书要么与专业有关,要么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

手中是诺贝尔奖得主格拉斯的《我的世纪》(大开本纪念版)

与工作相关的外文图书

多年前,我被单位派到德国一所久负盛名的语言学院的汉语部担任教师,没有课的时候我爱去他们那里的图书馆躲清静。图书馆的创立者是一位德国著名的汉学家,所以这里有关中国的藏书颇丰,在此我接触到了许多海外汉学著作以及中国文学的德语译本。我本就对中国文学感兴趣,于是那些德译本便引起了我的兴趣,经常翻阅。自此,我开始关注中国文学在德国的传播状况。很自然的,这类译本成为我去书店淘书的猎物。经年累月,相关的书着实搜罗了不少。与外观简单直白的现当代文学译本相比,德国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译本在装帧上要讲究许多,甚至不乏精美的设计。在这一门类里,我还真搜集了一些精品,颇为自得。当然,都是在可以承受的价位下购得的,那些珍稀的版本我是没有的。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我采用纳入那些所谓的论文之中,绝大部分书只是供我摩挲玩赏。仿佛交友,没有利用价值的往往是更可贵的朋友。

德语文学中译本

德译本杜甫诗选

德译本杜甫诗选内页

海外汉学著作

临别前留影

最喜爱的德语作家冯塔纳的文集

现已转增给同样喜欢他的一位朋友

多年前,有一阵子,我不愿待在书房里,因为看见四壁和满地的书,心里着实有些惴惴不安,因为理性告诉我,即便是再有两三辈子,这些书也是读不完的。百年之后,该如何安顿它们。我并没有天真到寄望儿孙会去读它们。终究这些书是要散去的,每念及此,不禁颓然。有一回,我在德国一家旧书店里看书,书店老板对我说,新来了一批书,是从一位已故的文学教授家里收来的,或许里面有我想要的书。听到这里,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可就在那一刻,我联想到了自己那些书日后的去处。如果它们有幸没有化为纸浆,能够流转到旧书铺里,最后被喜欢的人买回去,这恐怕是上佳的归宿了吧。在几篇类似书话的文章里,我曾读到过,杨宪益、施蛰存先生晚年会让来拜访他的年轻人从书架上挑一些书带走,这也是一种极聪明的做法。西谚云,书自有其命运。我的操心岂不是杞人忧天?于是,现在我又可以安然地坐在书房里了,只是有时候把书拿在手里不一会儿竟打起盹来,唉,岁月不饶人!

书橱里的一套德语文学丛书

钦文老师推荐书单

1.   (美) 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第2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 阴法鲁 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朱东润 主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3编6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4. (英)李约瑟 原著 / 柯林·罗南 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5. (英)西蒙·普赖斯 等:《企鹅欧洲史》系列

(中信出版社2018年起)

6. (英)苏珊·伍德福德 等:《剑桥艺术史》(全八册)

(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

7.  【英】尼尔•麦格雷戈:《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8.   叶兆言:《南京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9.   张立宪主编:《读库》系列 (新星出版社2006年起)

10.《牛津通识读本》丛书,译林出版社 /《斑斓阅读》丛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起)

策划 | 程章灿

统筹 | 史梅

执行 | 翟晓娟

编辑 | 张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