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地理 | 王振羽:丰富路上说道衍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27 14:23:54

■王振羽

电视剧中道衍的形象


南京有一天界寺,如今在雨花西路能仁里,它原名大龙翔集庆寺。但天界寺在1388年之前,朱明开国二十年,并非在此,而是在朝天宫往东丰富路中段,如今的小王府巷、小板巷、大香炉周围地域。此一座寺庙,与曾经是和尚的朱元璋关系甚大,与后来彻底颠覆了朱元璋殚精竭虑的政治安排的道衍和尚关系甚大。

先说天界寺。南京天界寺的建造,缘起于元文宗蛰居金陵时的潜邸,他于1328年在大都即皇位,1330年传旨当时在金陵的御史大夫阿思兰海牙等,在原来其潜邸的基础上修建大龙翔集庆寺。

众所周知,朱元璋本是一介布衣,出身贫寒,在走投无路穷困潦倒之际,栖身江淮皇觉寺,做了和尚。他在南京奠都之后,把集庆寺改为天界寺,在礼部之下设僧录司、道录司,管理天下僧寺道观。道录司设在朝天宫,僧录司就设在天界寺。

朱元璋多次驾临天界寺。1388年天界寺遭火焚,朱元璋出内帑在城南凤山重建寺宇,仍叫天界寺。

且说道衍和尚。他是苏州人,其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出家,入苏州相城妙智庵为沙弥,与高启、徐贲等人交往密切。大家知道,当时的苏州,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高启等人与张士诚有所接触,但道衍和尚却对张士诚有清醒认识,认为他难成大事,与其有意保持距离,并无瓜葛。1367年,张士诚败亡,朱元璋开国在即。道衍和尚却行走四方,察形观势,胸襟抱负更为阔大。他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刘秉忠就是辅佐元世祖忽必烈的一个大和尚,蒙古改为元,就是他的主意。道衍和尚与这位袁珙此后还多有来往,尤其是帮助朱棣的所谓靖难,更是活跃非常。

道衍和尚在1370年的春天,第一次来到天界寺,停留有五个月之久。这一年,朱棣被册封燕王,年方十岁。道衍在1375年被召赴南京,参加礼部考试,仍旧住在天界寺。已过不惑之年的道衍和尚,时隔五载,与他的老师宗泐此次南京之行,并无实际结果。道衍和尚的老师智及和尚圆寂,他请宋濂撰写《塔铭》,宋濂毫不犹豫,予以满足。但此后,宋濂之死、他的好友徐贲与席应珍之死,对道衍和尚有一定的心理冲击,自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宋濂受胡惟庸案牵连而死在谪戍途中,对道衍和尚的影响更是巨大。方孝孺也是宋濂的学生,多年以后,道衍和尚劝朱棣勿杀方孝孺,为天下保留读书种子,应该不是道听途说。

1382年,朱元璋下诏选取高僧陪侍诸王。道衍和尚被宗泐推荐,进入明太祖挑选范围,结识燕王朱棣,成为其主要谋士。

道衍和尚手迹


朱棣有更上层楼问鼎中原的想法,也许萌发在朱标死后,但道衍和尚对朱元璋彻底绝望决心与之捣乱的念头,则要早于朱棣,至少是在徐达死后、他的好友苏伯衡的下狱之死以后,他终于下定此决心。这一年,时在1388年,朱元璋已经60岁,道衍和尚已经53岁了。道衍和尚当时在北京庆寿寺,还遇到一件小事,对他也颇有刺激。他的一个侄子,被远戍乌撒,请他协调关系,能否免去流徙边塞之苦,但道衍和尚却无能为力徒唤奈何。等到道衍和尚贵极人臣之后,这件事情,方才得以解决,这当然已经是十年以后了。道衍和尚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1398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实行削藩之策。63岁的道衍和尚密劝朱棣起兵,取建文帝而代之。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道衍和尚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在朱棣起兵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都是道衍和尚为其出谋划策,底定大计。1400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之久,难以破城。道衍和尚让人传信给朱棣:“将士已经疲惫,还是班师吧。”朱棣于是退回北平。后来,燕军又在东昌战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再次退军。当时,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道衍和尚的极力劝谏下,继续进军,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也是道衍和尚对朱棣慨然进言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够攻克。”

道衍和尚话语不多,往往一语中的,一锤定音。清代张廷玉盘点这段历史巨变,曾如此感慨道: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1402年6月,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之后道衍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据说,明成祖曾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他拒绝。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道衍和尚拒不接受,仍旧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才穿上朝服。此后,明成祖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道衍和尚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道衍和尚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道衍还曾负责迁都事宜,他亲自规划了今日的北京城大体布局。

1418年,道衍病重,不能上朝。明成祖数次前往庆寿寺探视,赐金唾壶,并问他有什么要求。道衍和尚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够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初,明成祖进入南京,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人说溥洽一定是知情者,朱棣便以他事为由禁锢了他,迄今已经16年了。朱棣答应了道衍和尚的请求,马上下令释放溥洽。此年3月28日不久,道衍和尚病逝,终年八十四岁。

朱高炽即位后,特命将道衍配享明太宗庙庭。配享庙庭,是道衍和尚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的,道衍是当时第一人。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