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画金陵108景,他用水墨带你看不一样的南京地标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9-06 17:29:51

一段航拍视频对应一张水墨画,缓缓展开南京新老地标画卷。最近,中央美院李铁生工作室研究员卢山从自己的写生画作中,挑选出金陵108景,对应现实中的景色制作成视频。他说,希望把自己擅长的水墨丹青与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结合起来宣传南京,带大家看不同艺术视角下的南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卢山笔下的南京


四年画下金陵108景

卢山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在南京生活、工作多年,他一直都在观察南京、画南京。2016年,他萌生了画南京系列地标的想法,开始有计划筹划准备。

选择标志性景点是最难的,卢山说,南京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最开始,他想选择48景展现南京,却发现远远不够,于是扩展到72景,最后定为108景。这108景里,有鸡鸣寺、栖霞寺、牛首山佛顶宫等寺庙,有辟邪像,有中华门、神策门等城门,有南京大屠杀、雨花台、拉贝故居等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纪念场馆,也有江苏省美术馆、金陵美术馆、六朝博物馆、江苏大剧院等展现新南京风貌的文化场馆。“108在佛教里有功德圆满的意思,体现出我对南京的美好期望。”

去年,卢山完成了金陵108景的绘制,并开办展览。让他欣喜的是,不止一个人看了展览告诉他,水墨画作从不一样的角度展示了南京,要带着小孩,一个个去打卡这108个地标。后来,卢山在朋友圈里发现真的有人这样做了。

卢山笔下的南京

画展毕竟是个偏“小众”的圈子,如何让金陵108景“出圈”?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出门少,卢山思考之后,把108景的水墨画与实景结合做成视频,用年轻人更容易注意的方式展示他眼中、笔下的南京。

南京城“溶解”在自然里

看卢山水墨画中的南京,会有种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比如南京双子塔,平直的现代建筑线条,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水墨画的风格,但是和浓墨众彩的天空、植物结合,竟然也没有违和感;又比如南京大学北大楼,不完全“写实”,但是熟悉的人看了会惊呼:这种充满生命力的绿正是我对北大楼的印象。

南京双子塔

卢山告诉记者,中国水墨画写生和西方不太一样,更重视“意象”,画的时候,有些近处的景会“舍弃”,有些远处的景也要“取来”。同时,卢山也在传统水墨之外加上了自我感受、自我表达,不依赖于技法,而且更多从内心审美角度去“自由挥洒”。画双子塔等现代建筑是他认为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如何把工业风的、方形的东西自然融入到水墨画里,他花心思找角度,慢慢摸索出让自己满意的风格。

南京大学北大楼

画了108景,卢山总结南京的关键词是“绿色”,他把绿色融入到自己的画作里。他说,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南京绿化投入很大,一年四季都有绿色,城墙上的爬山虎,随处可见的植被,让整座城市“溶解”在自然当中,有一种勃发向上的力量。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