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党史纵横》杂志,作者肖舟,经授权转载。图片为作者提供。
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对所有中国人而言,这一段历史永远都值得铭记,那就是抗战胜利后在南京黄埔路3号的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的侵华日军中国战区投降签字仪式。
命令日军工兵营赶修大礼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接到日本投降的正式电文后,蒋介石即电南京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指示六项投降原则,并派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一级上将接受日本投降。8月21日,中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芷江,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在这里,日本侵略军的降使低下了傲慢的头颅。上午,日方派出的洽降代表、“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率领的参谋桥岛芳雄中佐等一行8 人,从南京登上一架运输机按照中国政府规定的路线前往湖南省芷江机场,联系洽降事宜。
在赴芷江前,日方遵照规定,在飞机上面系上三条红布。到芷江后,美国空军人员为留取纪念品,将这些红布都抢着撕光留作纪念。
这些日军,晚上临睡前,还问中方有没有给他们预备拖鞋和蚊帐。当然没为他们准备这些。现在是该他们席不安枕的时候了。
日军签字投降仪式上,中方代表的桌子比日方代表的宽三倍
在芷江,双方就日军投降交接的有关事宜,如航空交通、无线电联系等进行了规制。何应钦告诉今井武夫决定于8月26日至30日,空降一部分中国军队到南京,要求日军加以协助。
8月27日上午9时20分,在中国军队副参谋长冷欣中将的率领下,国民党新六军157名官兵带着无线电台1部、指挥车两辆,搭乘7架美军军机从湖南芷江起飞,赴宁设立“中国陆军总指挥部前进指挥所”。下午2时40分,飞机陆续抵达石城。为了让官兵们好好看看自己昔日国都,飞机并没有马上降落在光华门外大校场机场,而是在南京城上空盘旋了三圈。据冷欣后来回忆说:“当飞机到达南京上空,盘旋下降时,俯瞰南京全城。河山虽然依旧,却是满目疮痍……”
随后,中国军队让日军降下日本国旗和伪满军旗,南京全城升起了中国军队的旗帜。
1945年9月9日,大礼堂外,沿途的南京市民
提前到达南京的还有筹备受降仪式各项工作的筹备组。陆军总部的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当筹备组组长,夏禄敏是副组长。他们组织人员连夜赶办各项工作。夏禄敏后来回忆说:
当时的日军联络官是池田大佐。我们一到南京他就来接头了。我们命令他返回原驻地,听候通知。我们三日到南京,离正式受降时间仅仅六天,而社会秩序又非常混乱。飞机场还是日军控制着,需要人力来维护和恢复。先到南京的人员又不多,为了恢复社会秩序,赶修原军校礼堂作为受降仪式的会场,我们命令日军派一个工兵营到原军校,限他们在一天一夜将这幢被他们破坏的房宇清理、维修、布置完善。
日军工兵营接受任务时一个个都低头听令,没有原来那种不可一世的气派了。他们接受任务以后都很卖力,想在中国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忏悔的“诚意”。我记得,在清理过程中,拖出了十一具发臭的男尸。说明日军对我同胞的残酷,他们把人杀了还不让掩埋,任其暴尸露骨。
1945年9月9日,大礼堂外,沿途的南京市民
冈村宁次紧张之下印章盖歪了
1945年9月9日,南京满城欢腾,到处喜气洋洋,人们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定为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主会场的大礼堂,也一洗蒙羞的窘态,恢复了庄严的气派。
日本投降代表签字的地方,悬挂着4盏巨型荧光灯,耀眼夺目。礼堂正中就是签降所在,被用淡蓝色的布包围起来。投降席桌子比受降席窄,旁边有7把木椅。坐有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今井武夫等人。对面为受降席,桌子边放着5把皮椅,桌子中间预先放置了文具盒、文件夹和广播电台的麦克风。四周肃然挺立着武装士兵。礼堂大门的两侧各设一个签到处,备有两本签名册,签名册上印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签名册”字样。签字台两旁是参加仪式的中国和盟国高级官员及新闻记者。楼上是中外一般官员的观礼席,共计200余人,加上室内外仪仗队及担任警卫的士兵,共有1000人左右。
何应钦向各方展示日军投降书
为什么正式受降时间选在9月9日上午9时?蒋介石亲自定的这个时间颇有讲究。一至十的各个数字中,中国人向来崇尚九,以为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逢九即为大吉大利。因而将受降签字仪式举行之时定在三个“九”字相遇的时候,寓意“三九良辰”。
当天上午8时45分,日军投降代表冈村宁次等分乘三辆汽车,由王武上校引到大会堂前广场下车,接着入休息室,此时应邀观礼人员依席次坐定。
8时51分,悬挂在受降席和投降席上方的4盏荧光灯突然点亮。何应钦率参加受降官陈绍宽、张廷孟、顾祝同、萧毅肃四人由礼台后方休息室走进来,全场肃立,摄影记者纷纷拍照。
8时52分,由军训部次长王俊中将引导冈村宁次及小林浅三郎、今井武夫、福田良三等7人,自大礼堂正门步入会场。他们都是剃着光头、低着脑袋、哭丧着脸,呆呆地任由中外记者拍照。
9时04分,何应钦命冈村宁次呈验签降代表证件。接着,何应钦将日本投降书中日文本各一份交萧毅肃转交冈村宁次,冈村宁次用双手捧接,低头阅读。小林则在一旁替他磨墨。冈村宁次阅毕,取笔蘸墨,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从上衣口袋内取出印章,盖于名下。此时是1945年9月9日9时07分。因为紧张,冈村宁次的印章盖歪了,他面露难色,又无可奈何,只得让小林将他签名盖章的降书呈交何应钦。随后他立即起身肃立向何应钦深鞠一躬,骄横跋扈的日本侵略军在这一刻,终于无条件宣告投降。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