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浪费 用不到却年年发 如何避免成鸡肋 ?看看这些建议
来源:扬州晚报
2020-09-13 13:49:59

英语教材磁带

二手购物平台有不少老旧磁带

开学已多日。连日来,有家长反映,一些小学周边竟有人回收教材配套磁带光盘。回收后有何用?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发现部分磁带光盘成“鸡肋”,扔了可惜,不扔又用不到。

反 映

有人在学校周边

回收磁带光盘

“没想到教材配套磁带光盘也有人回收,不少家长在卖。”市区一小学家长冯女士反映,孩子学校附近,有两个年轻人在回收磁带和光盘。

冯女士称,她在学校周边等接孩子,其中一位年轻人凑上前来,她以为对方是给辅导班发传单的,没想到对方问她有没有听力磁带和光盘卖。

“价格很便宜,3元一个。”冯女士说,尽管钱不多,还是有家长将磁带和光盘带来卖给他们,一天放学期间,就收购了满满一小袋。

听力磁带、光盘回收后能做什么用?冯女士和同事聊起此事,没想到同事称,她家孩子所在小学附近也有人收。

调 查

回收制成工艺品

灌老歌卖

学校附近有人专门回收磁带和光盘,到底做什么用?连续多日放学期间,记者前往部分家长所反映的小学附近探访,终于在一学校附近,碰到了回收磁带光盘的商贩,他正在向家长预约回收。

该商贩自称姓顾,他介绍,小学生每学期都有磁带、光盘。在他回收的物品中,不少塑封都没拆过,学生拿回去就没用过,一直存放在家里。有的家长将多年积攒的全卖给他了,他回收后可再利用。

“旧磁带可卖给专门灌老歌的怀旧店铺,光盘可卖给工艺品店。”该顾姓商贩称,磁带经过洗带再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歌,换个包装就成了老旧磁带,多是卖给消费者,光盘可作为材料加工成工艺摆件。

一盘怀旧老歌磁带,售价少则10元、多则几十元;一个光盘制作的工艺品,售价也多为几十元。该顾姓商贩表示,这在二手市场是很划算的买卖。

纠 结

扔了太浪费,用不到却年年发

“一开学,老师就登记要磁带还是光盘。”市区一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称,家长群中,老师说必须选一样,她想反正也用不到,就选了个磁带。

陈女士称,每学期老师都要登记一次,很多家长和她一样,领回家后扔在家里就没开封过,主要是用不到,家里也没有播放器。选光盘的家长也反映,家中买的平板电脑也不带光盘刻读功能,光盘也多用不到。

“一些学习APP和微信公众号上,都有教材配套听力音频。”陈女士说,直接在手机上打开放给孩子听,单是为了听磁带再去买几百元的播放器,不太划算。

家长曹先生也称,有几盘他当垃圾扔掉了,后来听说有人回收,卖掉了。

建 议

按需发放,可配二维码扫码播放

家长反映用不上,为何还要每学期都发放?记者就此咨询了市区一学校老师。该老师坦言,配套的磁带和光盘,是为了保障偏远地区贫困家庭也能担负得起孩子学习,一个录音机可以用多年,费用要比手机、电脑等低不少。

市区一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李少锋表示,他这学期给孩子领到磁带后发了一条朋友圈“都什么年代了……”没想到引来不少家长跟帖。他认为,老师所说的保障偏远地区孩子的学习有道理,但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学生而言,利用率低,乱丢也不环保,这是一种不小的资源浪费,不如在书上配个二维码,手机一扫就可播放。此外,网上也有相关教材的音频链接,播放也十分便捷。他认为,商贩回收去将音频清洗再录制贩卖,算不上合理的回收再利用。

数据统计,一个磁带外壳相当于12只等重塑料袋。李少锋建议:“可以在开学前征求家长意见,不需要的就不发,这样也可避免浪费。”

【他山之石】

上海教材与配套磁带“解绑”

2016年秋学期开始,上海初中、高中教材与配套磁带“解绑”,这也是国内首次为教材与磁带“解绑”。初高中外语教材采用“一品种一提取码”的技术措施,即在每个品种的外语教材封底均有本教材的提取码,学生和家长在下载时必须输入教材对应的提取码,就可获取音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