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出版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蛙》(纪念珍藏版)。该版本《蛙》是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继“莫言作品全编”系列平装本及“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精装本之后,最新推出的全彩插图、精装典藏、纪念版本。精美的函套及装帧设计,华丽雅致的手绘彩色插图,别出心裁的赠品,无不显示出这部扛鼎之作的分量。
作为莫言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011年《蛙》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一年之后,莫言即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小说《蛙》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长信、四段自述,以及一部话剧构成,通过乡村妇产科女医生“姑姑”一生坎坷曲折的经历,谱写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亦剖析了以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本次出版的《蛙》(纪念珍藏版),在美术设计上推陈出新,在装帧上精雕细琢,力求充分贴合小说文本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展现小说丰富的内涵。
《蛙》(纪念珍藏版)装帧设计以贯穿全书的代表形象“蛙”“蝌蚪”及“婴儿”为核心概念,用中国民间版画风格加以演绎,贴合作品内容及语言本身的特色。插画设计通过细腻的线条组合展现浓郁的民间艺术韵味,又以大胆的撞色色块展示出时尚风采。
正如茅盾文学奖授奖词所述:“《蛙》以一个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这部作品直击国人灵魂之最痛处,述说了“生育”给最为普通的中国人所带来的悲与欢、喜与乐、收获与丧失,并以文学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的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发生实质性改变。
可以说,《蛙》(纪念珍藏版)不仅是热爱莫言作品的文学爱好者及图书收藏家不可错过的佳作,对于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读者而言,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一份值得送给自己亲人的珍贵礼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
